西突厥王庭。
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手握著象徵權力的金刀,走進潔白的大帳。
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像是用腳在丈量土地。
阿史那賀魯是西突厥室點密可汗五世孫,曳步利設射匱特勤劫越之子。
在阿史那步真歸附唐朝後,乙毗咄陸可汗讓賀魯替代步真擔任葉護,居於多羅斯川,在西州北一千五百里,統轄處月、處密、哥舒、葛邏祿、弩失畢五姓部眾。
其後,西突厥部眾謀廢乙毗咄陸可汗,乙毗咄陸可汗兵敗逃奔吐火羅,唐朝冊立乙毗射匱可汗。
乙毗射匱可汗派兵追逐賀魯,賀魯沒有固定的居處,其所部也都散處。
有執舍地、處木昆、婆鼻三族人認為賀魯無罪,前往要求乙毗射匱可汗不要攻擊他。
乙毗射匱可汗怒,要誅殺執舍地等人。
這三族就帶領全部人眾幾千帳與賀魯一起歸附唐朝,太宗李世民撫慰厚待。
當時大唐正發兵討伐龜茲,就讓他們先行作為嚮導,任命賀魯為昆丘道行軍總管,宴飲於嘉壽殿,賞賜優厚,還脫下自己的袍子披在他身上。
後來提拔他為左驍衛將軍、瑤池都督,將他的部眾安頓在庭州莫賀城。賀魯秘密招引散眾,廬帳也越來越多。
貞觀二十三年,太宗去世,賀魯打算攻取西、庭二州,刺史駱弘義報告新繼位的皇帝李治,李治派通事舍人喬寶明前往撫慰,讓賀魯派兒子咥運入朝宿衛。
咥運到了長安後又反悔,但迫於形勢,不能回去。
李治任命他為右驍衛中郎將。
咥運後來找到機會返回突厥,勸賀魯向西攻取乙毗咄陸可汗的舊地,建牙廷在千泉(後世吉爾吉斯山脈北麓,庫臘加特河上游一帶),自稱沙缽羅可汗,統攝咄陸、弩失畢等十姓部眾。
阿史那賀魯繼位後,任命咥運為莫賀咄葉護,入侵庭州,打敗幾縣,殺掠幾千人而去。
李治於是詔令左武衛大將軍梁建方、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弓月道行軍總管,右驍衛將軍高德逸、右武衛將軍薩孤吳仁為副總管,撥調府兵三萬,再加回紇兵共五萬人迎擊。
駱弘義獻計:“安撫中國要用信,馭使夷狄則要用權。
賀魯堅守一城,此刻正嚴寒大雪,他們一定以為唐軍不會來。
我們應乘此一舉殲滅。
如果遷延到春天,將會有變,即令他不聯合其他各國,也會逃往遠處。
況且我發兵是為了誅滅賀魯,處密、處木昆等部也各願自保。
如果現在不打,他們將會與賀魯聯手。
雖然現在天寒地凍,會有凍傷,又不能久留耗費邊糧,讓賊人乘虛牢結黨羽苟延殘喘。
建議寬恕處月、處密等部,專誅滅賀魯。
除禍要除根,不可先斫枝葉。
請調發射脾、處月、處密、契苾等部之兵,帶足一個月糧草,急速進軍攻打賀魯。
我大軍則據憑洛水上為之援救響應。
這是驅戎狄攻豺狼。
況且戎人借唐兵為羽翼,使胡騎在前,唐兵斷後,賀魯就無處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