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一看,不知什麼時候,來到了長安東市。
大唐長安分兩個縣,分別是長安縣與萬年縣。
其中,兩縣各有一個集市,屬於大唐長安最繁華的商業區。
長安縣這邊是西市,而萬年縣這邊,則是東市。
東西兩市恰如長安、萬年兩縣,被皇宮中軸線的朱府街分為東西兩邊。
東市內,華財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積集。
不僅有筆行、酒肆、鐵行、肉行、雕版印刷行還有賃驢人、賣胡琴者,雜戲、琵琶名手、賣錦繡財帛者。
東市是長安城中手工業生產與商業貿易的中心地之一,這裡店鋪毗連,商賈雲集,工商業十分繁榮發達。
蘇大為來到這裡,忽然記起來,讓蘇慶節幫自己找的匠人打造一些器械,店鋪正在東市上。
而現在,前方隱隱傳來的喧譁吵鬧聲,也正自那個方向傳來,似乎,就在鐵匠鋪附近。
這引起了蘇大為的好奇心,讓他決定前往看看。
前方市口,一間鐵匠鋪被人圍得裡三層外三層,顯得很是熱鬧。
蘇大為一眼過去,不由苦笑起來,這家鐵匠鋪,正是蘇慶節給自己推薦的那家。
戎小角那邊現在萬事俱備,只差這邊鐵製的一批器具就可以開工了,不想這裡卻出了狀況。
蘇大為拍了拍身邊一個看熱鬧的中年漢子,向他道:“勞駕問一下,這裡面出了什麼事?”
“你不知道?”
中年漢子看了他一眼,頗有些得意洋洋,指點江山的味道:“這間鐵匠鋪在東市十分有名,今天東家兩兄弟在這裡吵起來了。”
“東家?兩兄弟?”
“就是房家,房相的兩個兒子。”
經中年漢子一提醒,蘇大為才想起來,這房相,怕不就是房玄齡?
大唐勳貴們手裡不少有田產,但光靠田產,在這唐初不搞搞田地壟斷,只怕也無法維持大家族的體面。
所以許多勳貴私下裡其實都經營有生意。
而且大唐的風氣開明,並不像後世,以做生意或者商賈之道為恥。
像是之前武士彠也是生意人出身,後來捐了家產給高祖李淵起事,也混了個從龍之功。
“借過,借過一下。”
蘇大為口裡喊著,向人群裡擠了進去。
一來,這鐵匠鋪子接了自己的活,那些訂製的工具還沒拿到手,二來,對於房家兄弟的事,蘇大為也有點興趣。
還記得之前高大龍曾提過,房遺則似乎對房遺愛十分不滿,還曾數次出入豐邑坊,與楊昔榮聯絡。
雖然此事因為沒有證據,蘇大為沒往上提,但似乎……
有點意思。
對了,高宗年間有一個大案,蘇大為還記得清清楚楚,就是房遺愛與高陽公主等人的“謀反”案。
似乎,就是房家兄弟之間告發的,牽扯出了高陽、辯機和寶枕舊事。
上次救李治時,曾與房遺愛有過接觸,感覺上,那人就是個耿直的武夫,似乎不像後世那些影視裡描繪的那種小白臉和“綠帽王”的形像。
蘇大為腳踩九宮步,雙肩左右一晃,兩邊的人群立刻被一股大力給頂開,還沒等人開罵,他早已如滑魚般,哧溜一下鑽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