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洛陽與長安兩都交流的信件,絡繹不絕。
開始李治處理的奏摺,都會交由李治和武后審過之後,才頒行天下。
最近一個月開始,除了大事奏摺要傳閱洛陽。
一些小事,已經可以由太子自行決斷。
這是一種權力交接的訊號。
似乎是聖人李治,也察覺到自己的身體,已經無力再支撐繁重的政務。
轉而將事務分給武后與太子。
呼哧~~~
修煉完導引之術。
李弘雙手抱圓,長長一口氣息吐出。
他的鼻尖和額頭微微冒汗。
接過一旁宮女遞上的溼巾細細擦拭過汗水。
早有內侍上前小聲道:“太子,洛陽那邊有急信。”
“嗯?”
李弘看了他一眼,琢磨了片刻道:“既是急事,先給我看。”
“那早膳……”
“邊吃邊看吧。”
李弘道。
他是個極重規律的人。
十幾年的習慣不是說改便能改的。
練功便是練功,上課便是上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早膳絕不會與其它的事交雜在一起。
今個兒倒有些出奇。
內侍點頭應喏,倒著退下。
心裡想著,大概是與蘇縣公有關。
前陣子蘇縣公大鬧洛陽白馬寺,傳至長安,一時為之轟動。
不知多少朝臣彈劾蘇縣公。
當時是聖人和武后保下來。
將那些彈劾摺子壓住。
太子雖沒有表態,但看那個意思是極為氣惱的。
也是,他之前與那位蘇縣公,關係頗為親近。
如今聽聞蘇縣公犯事,想必……
早膳就在太子的偏殿裡。
一張木桌簡單的擺著幾個碗碟。
並不奢華。
相反,以太子的身份而言,有些過份簡樸了。
李弘牢記著教課大儒說的話,也記著蘇大為與他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生民維艱,當思一粥一飯,來之不易。
面前擺著小米粥,清可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