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議論紛紛。不過大部分人還是在仔細的觀摩著陳勝書寫出來的文章。
他們對春秋繁露構建的世界,開始思考,更多的人是在拿筆記錄。
之前陳勝的文章出現的時候,很多的文道修士就開始尋找竹簡記錄文章,陳勝書寫的不快,但是也不慢。
幾十篇文章下來,漸漸的跟不上速度。
有心人就開始動腦子,與朋友輪流抄寫每一篇文章。
注意力全神貫注,生怕有抄寫錯誤。
這樣的經書,這樣的字數,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巨大壓力,一旦抄錯,很有可能就會演變的如同春秋那般,出現幾個版本。
抄寫之人,在抄書之時本能的就會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
此時正好趁著這個空檔,查漏補缺。
那些議論的多數是其他學派的低階弟子。
而像東宮這些地方,很多書吏都在奮筆疾書。
此時和文界諸聖的衝突已經結束,聖皇也沒有請諸聖降臨,諸聖也退回到氣象天的入口,諸聖看著這這些文章也在交流。
不過他們都是意志交流,其他人倒也不好判斷。
這些聖者之中大部分人都沒有直接議論,在這個敏感的時候,大部分聖者,也不願意直接與聖皇對抗。
畢竟聖皇之強,天下皆知,他們也是萬分小心,生怕出一個意外。
而此時子貢的身體上,孟子的意志還在,他與聖皇交流著,不時的對著這個與理想國無異的小世界指指點點,似乎在品評其中的優劣。
“聖皇,東宮已經問過,董子正在休息。”
尉繚來到聖皇面前稟告。
聖皇看看孟子笑道:“先生是等一等還是如何?”
孟子思索著說道:“這也是正常,一部大經哪有那麼容易出世,畢竟都寫了幾十篇文章了,才氣枯竭也是尋常,說實話,一夜之間,能寫到這個程度,已經讓我心驚,此人之才,縱橫絕代。”
孟子倒是沒有遮掩,畢竟像這樣的大經雖然有其缺點,但是其中才情肆意汪洋,猶如天馬行空,更具有開闢理想國的根基,這樣的人物貶低他,就好像貶低儒家。
他身為儒家大聖,還做不到這樣厚顏無恥。
大聖身為天地間最為頂級的人物,自有超凡之處。
“聖皇,既然你我約定,這樣我讓諸聖退去,我與聖皇同在天宮如何?”
孟子想想,直接詢問。
這樣的聖者,傲王侯,慢公卿,乃是天下間最為孤傲的人物,昔年孟子就曾經直面齊宣王,現在面對聖皇,也只是略微行禮。
聖皇笑道:“求之不得,孟子降臨,天宮是朕之榮興,不如孟子與朕同遊天宮如何?”
孟子回道:“甚好。”
隨即就對那些聖者發出指令,一群聖道退回氣象天。
齊國的諸聖鬆了一口氣。
之前他們雖然強硬,但畢竟面對這麼多的聖者,很多人都是以一敵二,自然是有些壓力。
同為聖者,雖然他們有聖皇壓陣,還有天宮這等手段,但文界那幫聖道也不是吃素的。
聖皇兩伐文界都沒有真正摸清楚文界深處到底有多少強者。
聖皇和孟子降臨在天宮,隨即就在天宮之中游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