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制度對昔年的白起來說卻是最好的制度。
無需任何的言語,殺人,立功足以。
白起少年從軍,平生百戰無一敗績,天生為農戰而生。
陳勝雖然也有年幼在秦國的記憶,但是卻沒有太多的感觸。
大多還是齊國統一天下之後。
他少年時侯陳氏已經在陳昂的引領之下開始崛起,但是那時候他已經進入學堂學習,因為命格的缺失,少年陳勝並不聰慧,還顯得有些愚笨。
但就是這個愚笨的少年,卻一步一步的用努力走進了學院,要是沒有推演器,他也能開啟文心。
這樣平凡而努力的人生,平凡的陳勝。
他更喜歡是比較溫和的環境。
秦國這樣的制度不是他所喜歡。
現在的齊國法家獨大,但是其他學派依然能夠聯合起來抗衡法家。
從幾次推演的情況來看這天下群雄只是攝於聖皇兵威,陷入短暫的和平,八年時間聖皇動作不斷,但是整個世界對比之前的戰國亂世依然是少了很多的殺戮。
每天不再是戰爭,不再是隻為了活下去而拼命。
荀子曾經去過秦國,秦國無儒,是他的總結。
秦國終究只是一個只有霸道的國度。
第一次推演秦國奪得天下也不過十年時間,天下也土崩瓦解。
甚至他陳勝就是第一個帶頭造反的人。
陳勝思緒萬千,因為圓圈正義的序言他的心底那絲波瀾也被撩動,但是這幾天的經歷已經讓他的心堅定起來。
目光落在竹簡上,陳勝隱隱看到序言之上有一層寶光流轉。
淺淺澹澹的,不同於司馬錯親手書寫的那種寶光,是一種陳勝沒有見過的光芒,縱使陳勝已經將竹簡合起來,依然能透過竹簡之間的縫隙滲透出來。
伸手感應。
一種奇異的感覺湧上心頭。
接觸到這光的瞬間,陳勝的思維就變的清晰起來。
“這是哲理之光。”
他有些震撼。
就這短短的序言,用詞淺顯,居然有哲理之光。
吸收完序言的哲理之光,陳勝隱約感受到志氣有些進步。
將幾卷竹簡壓在這個竹簡上,陳勝才從沐浴桶中出來,將文氣消耗一些,他沒敢全部消耗,明日就要去稷下學宮,不能損耗。
再看看衝能條,這幾日他一直在衝能,但是都有了一些保留。
估算一下進度還要兩天。
一夜到天明,陳勝早早起床,將之前讀過的一些典籍拿出來看了幾遍,又有感觸。
“溫故而知新,誠不欺我。”
放下竹簡,陳勝將它們收拾好,一個小包裹,想來想去還是決定帶在身上。
吃完飯食,陳勝就在客店的大堂等候。
沒過多少時間,就看見田志坐在一輛車上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