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我們重點看三個要素:
第一,敏捷,武松在此之前,輕鬆躲開了老虎撲、掀、剪三連擊,足見身法極為出色!並且此處有具體資料支撐,“只一跳,退了十步遠”,古文講究邁一足為跬,兩足為步,《漢書》記載,“六尺為步,”漢尺23.75厘米,一步合142.5厘米,常人走路一步5575厘米,按提足兩次為步,正是這個長度。
麻痺武松望後一躍14米啊!天龍里面有這等身手的怕也不多!
就算我們用現代人理解的一步來計算,他這往後一躍,也有六七米——我特意查了立定跳遠世界紀錄:3.476米。
而且人家武松是往後跳啊。
第二,力量,武松的力量之大,把老虎按著頭動彈不得,同時協調性也很驚人,俗話說力從地起,他偏能一邊按頭,一邊把腳亂踢老虎眼睛面門。耐力也很出眾,硬生生把老虎“奈何得沒了些氣力”。這才一手繼續按著,提起一手來錘。
第三,殺傷力!武松在和老虎角力至對方力氣耗盡後,猶能單手攥拳,猛錘老虎頭五七十拳,打得七竅流血而死。
蕭峰打虎——
【蕭峰叫道:“老兄,我來幫我打虎。”斜剌裡衝將過去,攔住的兩頭猛虎的去路。那獵人見蕭斗然衝出,吃了一驚,大聲呼喝叫嚷,說的不是漢人語言。蕭峰不他說些什麼,當下也不理會,提起右手,對準頭老虎額腦門便是一掌,砰的一聲響,那頭猛虎翻身摔了個斛鬥,吼聲如雷,又向蕭峰撲來。
蕭峰適才這一掌使了七成力,縱是武藝高強之士,受在身上也非腦漿迸裂不可,但猛虎頭堅骨粗,這一記裂石開碑的掌力打在頭上,居然只不過摔了個斛,又即撲上。蕭峰讚道:“好傢伙,儲存有你的!”側身開,右手自上而下斜掠,擦的一聲,斬在猛虎腰間。這一斬他加了一成力,那猛虎向前衝出幾步,腳步蹣跚,瑚即沒命價縱躍奔逃。蕭峰搶上兩步,右手一挽,已抓住了虎尾,大喝一聲,左手也抓到了虎尾之上,奮力,雙手使勁回拉,那猛虎正自發力前衝,被他這麼一拉,兩股勁力一迸,虎身直飛向半空。
那獵人提著鐵叉,正在和另一頭猛廝鬥,突見蕭峰竟將猛虎摔向空中,這一驚當真非同小可。只見那猛虎在半空中張開大口,伸出利爪,從空撲落。蕭峰一聲斷喝,雙掌齊出,拍一聲悶響,霹在猛虎的肚腹之上。虎腹是柔軟之處,這一招“排雲雙掌”正是蕭峰的得意功夫,那大蟲登時五臟碎裂,在地下翻滾一會,倒在雪中死了。】
有一說一,蕭峰打虎,打得風輕雲淡,比武松輕鬆得多。
但是便以降龍掌冠絕天下的掌力,打在虎頭上,也沒造成太大傷害,可見的確“頭堅骨粗”,隨後八成力一記手刀斬在虎腰上,老虎負傷欲逃,被他扯住尾巴,導致老虎飛了起來,進而使出得意的“排雲掌”,打在柔軟虎腹,擊碎了老虎的五臟。
但是這裡又有一個細節——
武松打虎,是在喝醉之後,躺在大石頭上正要睡野覺,精神、肉體都鬆懈無比之時,大老虎跳出來偷襲這個小夥子,可謂倉促應戰,打得乃是防守反擊。
【只聽得亂樹背後撲地一聲響,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蟲來。武松見了,叫聲:“呵呀!”從青石頭上翻將下來,便拿那條梢棒在手裡,閃在青石邊。】
咱們有說不說的,憑武二郎的膽氣,被嚇得下意識驚叫出聲,可見的確是受了大驚,【武松被那一驚,酒都做冷汗出了。】
這等情形之下,心大概都堵住嗓子眼了,還能夠施展身法連連躲避、打斷了棍子後赤手硬剛,真不愧是降魔主、太歲神!
蕭峰打虎,則是先聽見虎嘯,準備去搞一頓燒烤,然後碰見兩隻老虎被完顏阿骨打追著跑來,又復纏鬥,這才主動上前幫忙,心態、身體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而最終的結果都是徒手打死了老虎——一個發現老虎頭鐵,就施展本事,打了老虎柔軟腹部致死,一個按著老虎,照著鐵頭硬錘,生生打碎了頭鐵老虎的鐵頭,實可謂各擅勝場。
雖然蕭峰體現出了更高深的武學修為和戰鬥能力,但是假若蕭峰看見武松這般狂暴的打虎方式,怕是也要伸出大拇指,心甘情願說一聲“好漢子”!
綜上所述,雖然體系不同、描述不同,但是我們透過對遼兵、猛虎兩個參照物的對比,大致可以認定——水滸中的高手,如打死老虎的武松,拔楊柳的魯達,即使走進天龍世界,也絕對是一等一的高手!
而在戰陣之上,力敵千軍的盧俊義、五虎將等,殺傷力更是足以和蕭峰(裝備長兵、甲、馬)這等大高手媲美,這一點還可以參照北俠郭靖巔峰期在戰陣中的表現——
【郭靖手持長矛,縱馬馳出,身後壯漢結成方陣,衝殺而前。這方陣甚是嚴整,片刻間已衝到城門口,郭靖迴轉馬頭,親自殿後,長矛起處,接連七八名蒙古將官挑下馬來,蒙古兵將一時不敢逼近。】
【.....又戰良久,忽聽得前軍齊聲吶喊,一隊宋軍急馳而至,直衝向小丘。大汗的護駕親兵紛紛放箭阻擋。蒙哥居高臨下,放眼望去,只見一名宋軍將軍手執雙矛,騎了一匹高頭大馬,在戰陣中左衝右突,威不可當,羽箭如雨點般向他射去,都被他一一撥開。蒙哥左手一揮,鼓聲立止,回頭問左右道:“此人如此勇猛,可知是誰麼?”左首一個白髮將軍道:“啟稟陛下,這人便是郭靖。當年成吉思汗封他為金刀駙馬,遠征西域,立功不小。”蒙哥失聲道:“啊!原來是他!將軍神勇,名不虛傳!”】
蒙哥這一嘆,頗有當年曹操在土山上,望見趙子之龍的神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