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遼國都統軍兀顏光出馬,用十萬零八千兵眾,佈下偌大一座軍陣,氣勢極為磅礴。
童貫得報,連忙上城,居高臨下,卻看得清晰——
只見那陣中央,乃是兀顏光帥旗所在,所部兵馬,盡打黃旗,其之四方,各設四個小陣守護,乃是遼國四個勇悍皇侄,分別叫做耶律得榮、耶律得華、耶律得忠、耶律得信。
前後左右,乃是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個陣子,分打赤、黑、青、白旗號,各有一員猛將坐鎮,乃是:
朱雀陣守將洞仙文榮、玄武陣守將曲利出清、青龍陣守將只兒拂郎、白虎陣守將烏利可安。
朱雀陣左右,乃是太陽、太陰兩個小陣,其中太陰陣守將乃是兀顏光愛子,小將軍兀顏延壽,太陽陣守將愈發非同小可,乃是遼國宗室中第一位好漢,堂堂大石林牙耶律大石!
奚王蕭幹,親自披甲,飛馬來到城下,大喝道:“閹帥,如今貴我兩國,都是二十餘萬大軍在此,若是曠日持久對峙,徒然消耗糧秣,倒不如趁今日秋高氣爽,大夥兒決戰一場!如今我這裡佈下一個陣子,你若能破,我二十餘萬大軍,連帶我等文武,盡數投降你宋國,任你驅策!你若本事不濟,不能破它,休怪我長驅直入,滅汝家國。”
童貫聽得“閹帥”二字,已是大怒,又聽他口出狂言,愈發激惱,喝道:“爾等不過番邦異國,孤陋寡聞,又豈曉得陣法奧妙,你且等著!”
連忙便問身邊眾將:“他這陣子是個甚麼名目,可有曉得的麼?”
眾將探出頭,觀摩半晌,都道不識,卻聽馬公直倒吸一口涼氣:“啊呀,這個陣子……這是太乙混天象陣啊!”
童貫聽見有人識的,頓時大喜:“哦?馬將軍果然見識不凡,且同本帥解說一番。”
馬公直苦笑道:“大帥容稟,遼人這個陣子,脫胎於昔年天門陣,暗藏大小四象陣、五行陣、日月陣等多個小陣在內,一旦發動,端的是變化無窮,小將雖然識得此陣,卻也不知如何破起。”
童貫眾人聽說此陣脫胎自天門陣,都是一驚,這個陣名聲赫赫,乃是上洞八仙中的呂洞賓,故意傳給遼國,連當時名將楊六郎都束手無策,後來還是穆桂英出手,借來降龍木,這才大破天門陣,滅了遼人氣焰。
如今河間府城外,遼人擺出這個脫胎自天門陣的太乙混天象陣,卻讓童貫去何處再尋一個穆桂英呢?
眼看童貫皺眉束手,大將楊可世站出,把手中長棍一柱,慨然道:“大帥,昔年穆桂英元帥破天門陣,楊家五郎用降龍木為兵,立下汗馬功勞,可見降龍木乃是他陣法剋星,小將不才,掌中這條白梃,正是楊五郎前輩所遺,取降龍木之心製成,我想它既能破天門陣,如何打不破這甚麼混天陣?”
童貫一聽,覺得有理,點頭道:“你倒提醒了我,世間陣法,總也不出生克變化之道,你這條寶棍,乃是屬木,且自北方打將進去,以水生木,殺到中央,以木克土,或者便就此勝了,也未可知。”
他越想越覺有理,便令楊可世領本部白梃兵,繞到陣後,自北面殺入破陣。
為怕敵人察覺,又要派一員猛將,正面佯攻以為掩護。
“雙槍將”董平要幹功勞,搶著道:“大帥,小將願往。”
有分教:山東眾將罷徵殺,河北遼軍把陣誇。驍勇誰及楊可世,雙槍好漢踏塵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