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熟悉的曲調——
是廣陵散。
徐橫舟瞬間想到吳景妍說的,導演安排她接著“郭嘉含淚留遺言”這場戲往下演“柳兒泣血廣陵散”。
可“柳兒泣血廣陵散”這一段戲不得等他飾演的郭嘉去世了,才開始接上嗎?
這麼突然地就開始演了?
他郭嘉可還沒死呢!
沒死就得做反應。
這把“柳兒泣血廣陵散”這一場戲給調前了演,到底為難的是吳景妍還是他徐橫舟呀?
導演高希目不轉睛地盯著監視器。
他倒也不是刻意為難徐橫舟。
但剛才看到徐橫舟演得如此入情,導演高希卻總是覺得這場戲的情緒還不夠,還沒有達到他想要的頂點。
君臣之間的訣別,雖然也讓人感動。
可世間最悽美的、最能夠打動人心的訣別,卻是在於男女之間。
導演高希想到這,立刻讓人播放之前徐橫舟彈曲時錄製下來的廣陵散。
與此同時,也讓副導演帶著吳景妍去相隔五米外的另一間屋子裡進行拍攝。
他要讓這兩場戲同時進行!
徐橫舟第一時間聽出來廣陵散的調子,然後馬上就察覺出這首曲子還是自己彈的……
這讓他怎麼能有代入感?
這些念頭在片刻發生,又在片刻熄滅。
徐橫舟把注意力放到這首曲子所表達的情感中去。
怨恨悽感處,曲調悽清;
雷霆風雨時,怫鬱慷慨;
最後匯聚成了戈矛縱橫之氣勢。
這首曲子在當今世上除了自己之外,也只有柳兒能奏出來了。
可眼下聽到的這首曲子,即是柳兒所奏,卻又不是她所奏。
柳兒雖然養在深閨,自身氣質卻蘊含中正平和之氣。
彈奏的曲子無論原曲想要表達何種激烈情緒,被柳兒一彈奏卻總是呈現出一副春風化雨的景象來。
郭嘉第一次聽柳兒彈奏廣陵散時,根本就沒有聽出來那是廣陵散。
柳兒雖然十數年習琴不綴,卻總是隻能彈其曲,不能奏其意。
這次的廣陵散卻完全不同。
曲在。
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