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裕滿心歡喜看著各地糧食入庫統計的時候,兩隻久違的信鴿飛越千里降落在了南陽城外的農莊裡。
“什麼?朱溫有異動?”
他看著手裡的字條,皺起了眉頭。
李裕沒想到,與自己的判斷完全相反。
當初他得知天下大旱,判斷朱溫無糧,應該能消停一段時間,至少今年無力發動大戰。誰知,大災之下,朱溫不得不發動掠奪戰,搶糧搶人,否則他的軍兵將會潰散。
想明白其中關節,李裕只得硬著頭皮調兵遣將。
九月三十日。
方興、方良、李熊、周武、周旭、趙煜、趙荃等武將已經彙集南陽。
陳班也從穰縣返回了南陽。
已經搬遷的國府又重新在南陽開張。整個南陽和荊襄進入了戰時狀態。
荊南、湘北、江西都調兵遣將往南陽雲集重兵。
魏艾押運著十萬石糧草和三萬大軍返回南陽。
趙承規也帶著兩萬人馬趕來支援。
趙匡凝則親領兩萬荊南軍前出南陽。
湘南馬殷也得意思一下。
他派李鐸帶五千人馬參戰。
一時間,南陽大軍雲集。
縣衙前堂。
李裕、趙匡凝高坐榻上。
“諸君,朱溫已在開封雲集十萬大軍,有訊息說他要來南陽搶糧,我們不得不防。”
“魯陽關、方城關是朱逆的主要進攻方向,方興聽令。”
“臣在。”
“你帶火槍牙軍駐守方城關,不得有誤。”
“是。”
“周武帶一萬人馬為後援,駐紮方城,大戰一起,即刻支援。”
“遵命。”
“周旭帶一萬人馬駐守魯陽關,趙承規帶本部人馬為後援,駐紮向城,大戰一起,即刻支援。”
“遵命。”
二人出班領命。
“岳父大人,您還是領兵駐紮襄陽,關注谷城方向,以防馮行襲反水。”
“李都判,你帶本部人馬駐紮內鄉,關注武關方向,嚴防馮行襲突襲。”
“領命。”
“趙煜帶五千人馬駐防慈丘,嚴防朱逆奇兵從嵖岈山、馬鞍山方向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