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農村現在的土地已經分給私人承包了,變成家家戶戶單幹了,即使像以前那樣把人送到鄉下養起來也不成了,
因為沒有人會願意接收。”成宇波這幾年一直在大學裡教書,思考的時間多一些,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的關鍵。
“沒有錯,還不僅僅是這些,咱們要想快速的實現工業化,完成產業升級,追趕發達國家,就需要從他們那兒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裝置,
可這些都需要鉅額的外匯。可外匯又從哪裡來呢?”三藏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看了看幾位同舍好友。
“難道要從農業,農村和農民兄弟身上來?”朱王元不是很肯定的問道。
“沒錯,咱們國家其實是個資源稀缺性國家,現在還能出口一點稀土、石油、煤炭和礦產品什麼的換點外匯,可等再過個幾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咱們自己可能都不夠用了,到時候該怎麼辦呢?
而咱們引進的裝置和技術又都是發達國家淘汰換代的,製造出來的東西在國際市場上基本上是賣不出去的,只能用於國內市場,實際上農林牧副漁業正在逐漸充當著換匯的主力軍。”
“這不太可能吧?”李兆明還是不敢相信。
“我這幾年在海關上轉悠的時間多一些,你們都沒有我瞭解情況,現在挑花刺繡、絲調茶葉、對蝦等等這些農副產品和手工藝品才是對外賣的最好的東西。
等再過個幾年珠三角地區的衣服、鞋子、襪子、皮帶什麼的換匯鄉鎮企業發展起來了,這種情況才可能會有所改善。”三藏耐心的解釋道。
“公家需要依靠農業去創外匯,需要依靠農民兄弟進廠不進城去生產換匯產品,所以一定會千方百計的給農村和農民兄弟鬆綁,給他們創造最好的創業環境。”成宇波若有所思的說道。
“沒錯,你看看現在公家對農民兄弟的政策,‘允許允許允許,可以可以可以’,你只要不犯法,隨便你怎麼幹,這可比城裡放開的多。”三藏點點頭。
“三哥的意思是不是說,鄉下目前的這種放開和搞活的狀態會長期持續下去,最終會倒逼城裡的放開和搞活?
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就蘊藏著無數發家致富的機會,所以你才會說這是一個大風口。”成澤峰剛一上大學就想著走“少奮鬥三十年”的捷徑,腦瓜子可是很聰明的。
“沒錯,所以大家壓根兒不要有什麼思想包袱,放下身段,大膽的去試,大膽的去闖。咱們都是學經濟的人,
可不要到最後鄙視自己從事經濟活動。翻開咱們的歷史,豪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一直在扮演著相當精彩的角色。
市場經濟的大時代已然悄然而至了,難道你們就不想去觸控一下它的脈搏嗎?”三藏目光炯炯的看著幾位同舍好友。
“三哥,聽了你的話,我感覺到豁然開朗,怦然心動了,可是現在個體戶的名聲不太好聽,
要是我敢辭去現在這個優渥的好工作去幹個體戶,我爸媽知道了,會打斷我的腿。”朱王元搖了搖頭。
“哈哈,你這個瓜娃子,三哥又沒有叫你親自下場,他的意思是叫咱們做投資人,拉上一兩個相熟的親戚朋友一塊幹,躲在幕後,三哥是這個意思嗎?”劉浩基的班也不是白上的,報紙上的案例也琢磨了不少。
“沒錯,你們總有一兩個鄉下窮親戚吧,他們現在正是缺資金的時候,而你們呢,手裡總有個萬兒八千的積蓄吧,投資搞一個什麼燒磚窯啦、木雕器加工廠啦、
竹器加工廠啦、甚至是養雞場、養鵪鶉場、養豬場,種蘑菇什麼的都可以,最不濟買一輛手扶拖拉機搞運輸總可以吧,隨隨便便賺的錢就是你們工資的好幾十倍,
大家怎麼還無動於衷啊,跑到我這裡來問計,說出去真丟咱們學經濟的人的臉。”三藏覺得這樣的好主意自己還可以再拿出好幾打。
“噝,這還真是哦,真不愧是我們311室之狐啊,讓我好好研究一下你這腦袋是怎麼長的?”成宇波恍然大悟,說完就準備把手放在三藏的頭上。
“我也要我也要!”朱王元說完也準備把手伸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