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看著嚴老大和他的三個手下一臉的憂慮,微笑著說:“你們也別太擔心,等東倭近海漁業資源枯竭,面臨著無魚可捕的時候,你們大概也退休了。所以你們還是能吃幾天飽飯的!”嚴老大四人聽了也稍微安心了點,可心中的憂愁依然揮灑不去。
“解決的辦法也不是沒有?”嚴老大回過神來,
“你是說搞遠洋捕撈?”
“沒錯,我們到時候可以組織遠洋船隊到南太平洋的公海上去捕撈,甚至去南極附近也可以。”三藏心中暗道,南極有磷蝦,大概有若干億噸。
“到時候我們大概也賺了不少錢了,買遠洋漁船的問題倒是不大。可是我們缺乏遠洋航海人才啊,我們這些老傢伙到時候也搞不定。”
“這正是我要說的培養人才的第二個方面,我們現在就要開始選拔我們群體中有志於航海的年青人,派他們去學習航海知識。”嚴老大聽了搖搖頭,
“這恐怕行不通,我們這一個群體中的年青人好多日語都沒學全,學習成績都很差。而且東倭的海事大學恐怕也不會收他們。”
“哈哈!嚴叔,我們可以派他們去留學啊,我想有一個地方一定會收他們的。”
“哪裡?”
“嚴叔!您怎麼也燈下黑呢?”
“燈下黑?你是說回國?”
“沒有錯!我想濱城海事大學一定會很願意收留他們的。”
“可是以他們的成績很難考進啊!”
“不需要他們考進去,我們可以交給學校一筆日元,拜託學校委託培養就行了!”
“委託培養?”
“沒有錯!”三藏心中暗笑,這又是國內的一大特色。嚴老大聽完再無憂慮,輕輕地拍了拍巴掌,
“我以前看《三國演義》的時候,看到諸葛亮未出茅廬就知天下三分,一直將信將疑。今天看到小老弟如此深謀遠慮,實在令我嚴某人佩服!佩服!原來天下真的有這樣的人才!”
“哈哈!嚴叔過獎了!過獎了!我勾畫的這個藍圖還是要依靠嚴叔你們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
“那是當然,你能給我們投資就很感激你了,不能活也都讓你幹了!”三藏聽了點點頭,
“嚴叔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
“你說!”
“你進門的時候問我有沒有350萬日元,我想問一下這些錢大概能買多大的漁船?”
“大概20噸左右。”
“那麼你們又是怎麼運作的呢?”
“20噸的漁船不能跑太遠,都在近海轉悠,路上一天,打漁兩天,三天就只能回來。”三藏聽了不置可否,用手指頭輕輕地敲擊著榻榻米,
“20噸……20噸的船會不會太小了,我感覺盈利有點小啊,不足以支撐我們的計劃啊!”
“老闆!您可能不太瞭解我們這一行,船小一點嘛,我們辛苦一點,多跑個幾趟,一個月也能跑出個七八趟,也能打個150噸左右,收入也很可觀!”插話小弟很有眼色的上前來解惑,生怕三藏嫌賺錢少反悔而不投資。
三藏聽了暗自思索,開始算一筆小帳,一個月能打150噸,那就是300000斤,現在國內的小黃魚價格是1塊5毛錢1斤,對蝦是2塊錢1斤。
東倭是發達國家,恐怕物價會更高,那一個月隨隨便便保守估計都能賺30萬元國幣。
現在日元總國幣的匯率是100日元兌7塊國幣,那隨隨便便都得400萬日元往上跑。
除掉一年三個月的休漁期,一年得賺多少,難怪東倭人這個時候這麼瘋狂,一個小小的島國硬生生把漁獲量幹到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