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心中給縑雲算過一筆帳後,默默的無言以對,
只好口不對心的安慰她,“別擔心了,總會有辦法的!”
縑雲一臉的苦笑,她也知道她最愛的大叔在安慰她,
走上前抱著三藏的胳膊, “回去吧!不說我的事情了!”
晚上7點,兩人早早的吃過晚飯,三藏跟著縑雲準時來到金澤尚延交給他名片上寫的地方,
其實來早了也沒有用,地址上可沒寫房間號,這裡是一個隱密的茶屋。
剛到沒多久,就有媽媽桑過來引路, 把兩人引到一個房間門口,
推開移門, 招呼兩人脫鞋進去。
三藏和縑雲進去坐好後也不說話,靜靜的看著金澤擺弄著茶具。
過了一會兒,“黃桑,請品鑑一下吧!”
“嗯?閣下的漢學很好啊!”
“您謬讚了!”
三藏聽完肅然起敬,他聽說過東倭有個特別有趣的現象。
那就是通常學歷越高、學問越深的人所撰寫的文章中漢字使用的比例就越高。
於是乎漢字的使用比例又反過來變成了衡量作者水平高低的一個標杆,
每年吸引全東倭目光彙集的“年度漢字評選”能夠長盛不衰便是個很好的佐證。
東倭人非常善於學習其他民族的長處,對自己有用的、有益的,
符合其民族價值觀的則全盤接受,相反的則直接摒棄。
三藏覺得這種態度也非常值得自己效仿,只有自己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自己強大才是硬道理。
他雙手端起放在面前的小茶杯,先用嘴唇沾了一點茶水,試了試溫度,
再仔細的聞了聞茶的香味,然後呷一口茶,
讓茶湯在口中迴旋, 一時頓覺口鼻生香,最後嚥下。
“香郁味甘, 這是正宗的龍井吧,好茶!好茶!”
金澤聽完三讚的讚許,微微一笑,輕輕的拍了拍手掌,
“黃桑也是茶道高手啊!”
“哪裡哪裡,我只會喝,可算不得茶道高手!”
“此言差矣!俞伯牙再會彈琴,那也要鍾子期會欣賞才行啊!”
“金澤先生高論!高論啊!”
“哪裡哪裡?我就喜歡和黃桑這樣的文化人打交道,
不像其他的暴發戶,啥事都不懂,就只知道砸錢!”
“哈哈!我也喜歡和金澤先生這樣的文雅之士打交道!”
“好好好!今天咱們兩個就坐而論道,不必理會那些瑣碎俗事!”
三藏沒辦法,只好和金澤這個話癆侃了半天的大山。
曲終人散,三藏把70萬日元和吳燕玲的資料交給了金澤,
他給了三藏一張60萬日元的收據,
交待三藏五天後來找媽媽桑拿錄取通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