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回到酒店住處,四人聚在黃三藏的房間,李師傅首先按耐不住好奇心,
“老闆為什麼要那一份各單呢?”
“我這次打著購買機器裝置的幌子找米洛澤介紹機床廠的銷售負責人,就是為了拿到這一份各單!
如果那個銷售副經理老老實實的報一個價,說不定我也就買了!
現在把我當凱子宰,佬佬!”
“那這份名單有什麼用呢?”
“您聽我慢慢說,因為獨國的企業對效率和質量的要求極高,
所以他們對機器使用到能夠收回成本或者達到一定的年限後就會折舊賣掉。
而且政府會對企業更新裝置採取鼓勵式的補貼,
所以他們的機器裝置磨損率和折舊率一般都比較低。
不像我們,就跟窮人攢家當一樣,現在的東北老廠裡搞不好還有三十年代滿鐵的老機器、露國四五十年代的老機器。
一定要把一件機器用到徹底報廢為止,如果都像他們這麼搞,哪能攢下我們今天這麼大的家業!”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給我這個老頭子好好的上了一課!”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獨國的工人素質普遍比較高,操作熟練,
對機器的日常保養、定期維護也一絲不苟的執行,所以即使淘汰了也仍然能夠保持良好的執行狀態。
他們的機器在獨國被淘汰,但並不意味著沒有價值了!”
“你是說我們去購買舊機器!”這時劉翻譯也來了點興趣。
“沒有錯!獨國機械裝置的折舊年限是十到十四年,實際執行過程中可能會更短。
這些裝置運回國內去還是很先進,說不定比同等的國產裝置更好!”
“那為什麼國內企業不來買這些舊機器呢?”
“一個是企業領導還沒有想到,現在搞的是計劃經濟,等著上面派計劃任務就行了。
還有一個是沒有錢,現在外匯珍貴,國家可不會花寶貴的外匯來買這些舊機器。
獨國人也不會千里迢迢的運到國內去賣點不能自由兌換的國幣,搞不好還得往裡面搭運費!”
“明白了!這個生意好像只有我們能做!”
“沒有錯!倒賣裝置只能賺點小錢,只有運回國內發揮剩餘價值才能賺大錢!
那我考考你!你知道這些舊機器哪裡去了嗎?”
“嗯!讓我想想!小部分在土(耳其)國,一部分還在使用者手裡,還有一部分在廢品回收站!”
“完全正確!”
68.舊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