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院的秦淮茹憑著小聰明和美貌成功從燕郊農村(傻柱和秦京茹相親,賈張氏說過離這就二十多里地)嫁入賈家,
她嫁給賈家其實也不算是高攀,55年以前農村土地是私有的,
京效農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可能比城市低收入工人還高一些,農閒時可以自由流動,打打短工,農村戶口比城市戶口更吃香一些,
賈張氏可能也是因為這樣才保留了農村戶口,55年以後嚴控城市戶口就改不回來了(賈張氏曾說過秦淮茹是不是很想把自己送回鄉下)。
賈家也是很有底蘊的,秦淮茹老公賈東旭的工資應該很高,否則秦淮茹不會那麼傻。
房子賈張氏嫁進來就有,屋裡的擺設、縫紉機都表明她家經濟狀況曾經良好。
給兒子娶農村兒媳婦是因為賈張氏自己就是農村的,好拿捏,城裡的就不太好管了。
再一個就是她自己很懶,家務活基本不幹。
也過了幾天好日子,傻柱頂多接濟了四、五年,這麼點時間再加上困難時期賈張氏是吃不成那麼胖的。
老公死了之後頂替上班,拉扯著三個孩子和一個惡婆婆,工資高達27.5元,人均生活費高達5.5元,這可比燕都貧困戶標準5元整整多了5毛啊,是5毛啊,呵呵。
她一家五口人完全可以過上每人每天一斤棒子麵窩窩頭加水煮白菜的生活,怎麼能吃油鹽醬醋這種奢侈品呢?
每個月還剩下2.5元,再被她婆婆摳去3塊錢養老,嗯,還剩負0.5元,完全能夠滿足一家五口人穿衣服、看病、小孩子上學、燒煤取暖等等的費用嘛。
這樣精緻優渥的生活一般人想都不敢想,怎麼還能想要腳踏車呢?
怎麼還能每天都腆著俏臉去找傻柱要剩菜剩飯呢,這意味著每天心裡都要受一次刀割。
呵呵,實在說不下去了,這就是史上黑的最慘的嬌俏寡婦秦淮茹的實際經濟狀況。
秦淮茹其實一開始也是想奮鬥一下的,但奈何文化太低或者說基本沒什麼文化,
共和以前的農村家庭除非條件特別好的才會讓女孩子讀書,
秦淮茹識字估計是共和後掃盲班裡學的。
參加工作起就是個打雜的,很明顯,秦淮茹27塊5的工資就是後勤服務人員一級工的標準,一線生產工人一級工的標準就沒有低於35塊5的。
鉗工是技術工種,工廠不太可能直接讓秦淮茹這個技術小白直接頂替她丈夫的位置幹鉗工。
學鉗工起碼需要基礎的幾何知識,光埋頭苦幹是不行的,更加學不會什麼技術。
所以工廠是不會浪費材料給她練技術的,而且那個時候工廠已經不怎麼缺熟練的技術工人了。
八級工資制度從1956年開始全國正式建立和實行,剛開始由企業主管部門自行安排評級,
從共和11(49+10)年開始改由國家統一安排,升級人數、升級範圍、升級所屬工人總量以及升級時間均由國家統一下達,正常情況下一年一評,而且真正徹底的實現了技術為王,可沒有什麼雜七雜八的東西。
理論上從一級工晉升到八級工,正常情況下需要20多年,然而事實上卻是八級工資制度剛剛實施了三年多就停了幾年,過了幾年又停了很長很長一段時間,真正只正常實施了6年多。
如果有人想用6年時間從一級工升到八級工,那是想瞎了心,自己大概好像也只能感嘆一下天下無腦之人何其多也。
秦淮茹只有63年到65年這三年時間才有機會升級,但是她一個後勤雜工能升級那才是有鬼呢,
傻柱廚藝那麼好,比她早進工廠7、8年,等級才比她高兩級,工資35.5元加2元班長費,一直領到改開後當食堂主任。
這一工資制度實行了三十年就沒怎麼調整過,她一個沒文化,沒技術,沒勢力的農村寡婦能有什麼好的辦法,
指責她不認真工作提高工資等級改善生活是完全不瞭解實際情況的想法。
換成一般人早就絕望了,為什麼四合院裡的人都很同情佩服她,因為她守住了最後的底線。
在她的人生即將墜入黑暗深淵的時候,剛好有人遞過來一根別有用心的救命稻草,當然要抓緊了,而且把它當成金箍棒用。
靠著吸傻柱的血,理論上也不算,結婚後妻子用丈夫的錢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嗎。
就算是傻柱和秦淮茹離婚跟婁曉娥走,他的房子也得賠給秦淮茹一半,那個時候可沒有什麼婚前財產一說。
傻柱跟婁曉娥走了,不給人易中海養老,人易中海的房子也不會留給他。
傻柱跟婁曉娥是在1984年才相認的,1985年才進行新的工資制度改革,換幾句話說他的工資和外塊全加起來還真的不是多麼大的一筆錢,跟人寡婦結婚了當然也得為整個家庭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