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94年實施的企業法,這是一種侵犯股東權益的行為,需要按照股份佔比進行賠償。
但供銷社是機構,不是企業,並且受社會背景影響,迅速落魄,很快揹負了500多億債務,壓根沒有錢收回社員股,從而導致許多地方出現了農戶起訴供銷社的現象。
這也是當時自家暗中收購社員股和基層供銷社,沒人阻攔的重要原因。
或者說,自家等同承擔了「兌現」責任。
又或者說,供銷社寧願只欠自家錢,也不遠賒欠幾億人。
這叫維穩。
問題是,股權拿回來,但社員們以前應該享受的社員待遇,依舊被供銷社欠著。
就好比,我欠張三20萬塊錢,每年1萬利息,欠了10年後,我告訴張三,這筆錢由欠我20萬的李四償還。
問題來了,這20萬塊錢10年積累的10萬利息,誰還給張三?
肯定不是李四,而是我。
所以,供銷社依舊要償還社員們一筆鉅款。
如果按照「以GDP增長量控制收入和物價」的計演算法,52年入股1塊錢,02年可以兌現1500紅鈔。
如果算上分紅、利息……
徐飛借用店老闆的計算器,按了多次以後,得出一個大概的數字。
「應該夠農戶們採購電視、冰箱、洗衣機,三件套,或享受了家電下鄉後,再增加空調、電腦、微波爐。」
「如此,相當於拉動3萬億內需,相當於一次大放水。」
「等等,社員股的分紅和利息,這簡稱不就是「紅利」嗎?」
「原來資料片中也在搞。」
「果然,歷史軌跡難以撬動。」
徐飛並未跟上級提議此事,因為這種操作「不在可控範圍內」,上級肯定不會同意家電下鄉之後,再勐放水。
因此,直接讓遠在京城的婁楠楠,找到躺在病床上的理事會老太太,握著對方的手,簽了字。
……
次日
南河,大王鎮。
司機老張收聽完微生物軍團入侵的廣播之後,快速完成今天的配送任務,打算到供銷社買足米麵,回家跟老婆孩子待在一起。
但來到供銷社,卻看到門前小廣場上擠滿了人。
老張拉住村裡的二狗,「米麵賣斷貨了?」
「怎麼可能,供銷社後院堆積如山,還便宜了不少。」
「那這是在幹啥?」
「發錢,供銷社要發錢。」
「真的假的?」
「前年咱們賣了手裡的社員股,但在賣出之前,咱們曾經
享受的權益不變……我不懂,總之,供銷總社說了,以前供銷社窮,沒錢,現在有錢了,以前欠咱們的,都會悉數歸還,這叫供銷信譽。」
「怎麼個歸還法?」
「你哪一年入的供銷社?」
「52年吧,應該是。」
「入了多少錢?」
「那些年,錢值錢,我記得很清楚,拿了十五塊,一個月的工資。」
「十五塊?那麼多,62年、72……02,五十年,好傢伙,按照最新的分紅和利息標準,你至少能拿六萬五!」
「還有這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