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會,此事明天再議。”nsa負責人:“???”都特麼什麼時候了,還要等明天商量?
雷蒙則微微一笑。微生物軍團大規模降臨,最著急的不是北美,也不是徳北,而是東方。
因為雙方只隔著一條走廊。當然,徳北應該也很急,因為艾娜克銅礦。
所以,接下來的戰爭,是徳北與東方並肩抵抗微生物,等雙方消耗的差不多,東方更窮,徳北更弱,微生物損失慘重。
等到那時,北美再強勢登場,收割勝利果實,豈不美哉?驀然,隸屬於洛克菲勒派系的蘭德公司軍事顧問負責人,敲門走進來,
“小布先生,雷蒙將軍,徐飛正在從墨北和中非,抽調農墾軍團。”已經更換完衣服,準備回家的小布,與雷蒙對視一笑,
“下班!”
“???”……艾娜克礦場。徐飛消耗掉微生物軍團的大殺器,以艾娜克礦場的防禦設施作為防線,令陸續抵達的20萬農墾軍團,分批向微生物基地展開突襲。
農墾軍團的裝備,與鐵十字軍幾乎相同。以營為單位,配備武裝直升機、犀牛重坦、灰熊輕坦、m3佈雷德利裝甲補兵車、豹2a3支援型重坦等等。
以單兵為單位,配備美式單兵輔助裝置、德式機械外骨骼作戰系統,採用東方三三制戰術。
另外在微生物軍團的警戒線之外,分割槽域設定了一大批醫療後送車,以及在哈扎族基地,準備了二十五座市民醫院。
可以說,這是一場大練兵,也是一場實戰,會死人。但若想更好的面對未來,己方陣營不能離開實戰。
尤其距離徐大友下戰場,已經過去十年。換句話說,這十年間的新兵,都不曾見過血。
反觀北美。打完海灣,打南聯,緊接著打尹拉氪,打阿富地區,打利比亞……期間還穿插了許多救援、斬首、敵後破壞等行動,放在古代,可謂裝備精良的百戰之兵。
己方若想追趕,做好的方法就是拿微生物軍團多練練。不過,徐飛在軍事領域,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
為了避免重大傷亡,其不僅拉來了徳北駐墨北大將,擁有實戰經驗的科爾斯頓,還從中非拉來了另一個擁有軍團作戰經驗的徳北大將,曼斯坦因的孫子,馮·比德隆。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有時候遺傳基因真的很關鍵。
當然,也有可能是家庭因素,導致後代模彷祖輩,加上有上戰場的機會,才有了今天成就。
而東方面對微生物軍團,肯定有所動作。好在最近幾年拿了不少徳械、美械,加上自家獨有的東西,現在東方已經初步具備高原作戰能力。
可惜除了80年代從北美引進的黑鷹運輸直升機,以及前幾年搞到的,憑藉紅旗工業生產的支農幹雙旋翼運輸機,東方暫時拿不出作戰用的武裝直升機,以至於進軍速度慢了一週。
6月9號清晨,距離微生物軍團降臨已經過去2個小時,距離微生物軍團恢復原貌僅剩10個小時。
艾娜克礦場地下堡壘,艾娜克微生物戰役總指揮部。徐飛坐在真皮沙發中把玩著充電寶,徳北大將科爾斯頓和馮·比德隆,一人一臺大型沙盤,帶領著各自的徳北鐵十字軍參謀們,根據前線不斷髮來的情報,不斷調整戰略和戰術。
20萬農墾軍團兵分兩路,中間是負責墊後,或者說負責力挽狂瀾,又或者說負責守護總指揮部的10萬鐵十字軍。
“徐大公,我們應該上戰場。”意呆利主力負責人,請戰道。
“你們只要把三哥的15萬勞力看好,避免出亂子,就等於為此戰作出了巨大貢獻。”徐飛擺擺手,讓對方去安排工作,隨後看向前線傳來的直播畫面。
農墾軍團全都穿著白色防護服,配備氧氣罐,這無疑增加了行軍負重,但第三代機械外骨骼的普及,不僅豁免了負重問題,還給每一個戰士搭載了個人電腦,作為輔助作戰裝置。
其功能包括:1、發現敵人,標記敵人,護目鏡內浮現出‘準星’,只要把槍械的三點一線對準‘準星’,勾動扳機即可命中敵人。
2、識別敵我。電控系統會促使個人武器,在瞄準己方人員的時候,無法勾動扳機,同時被瞄準者會收到提示。
3、虛擬現實,又叫ar。基於雷達通訊一體化工程製作的輔助作戰地圖,會在護目鏡中虛構現實場景,透明化現實中的建築,並幫助使用者模擬出敵人的模樣。
換句話說,敵人躲在牆體後面,你可以知道他在做什麼,系統也會提醒你牆體材質、牆體厚度、牆體有沒有縫隙。
4、夜戰系統。基於雷達通訊一體化工程和虛擬現實技術,護目鏡會在夜晚給使用者模擬出戰場環境,而不是藉助夜視儀、微光瞄準鏡、紅外探測裝置等,實現光線增強。
總的來說,對比‘母星去流浪’裡面的單兵裝備,己方已經做到了超越。
相應的,由於耗電問題,每個營級單位必須額外配備相當重要的‘移動電源’,也就是充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