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皮公司同樣可以做到。
小到五金工具、服飾鞋帽,大到汽車電子、航空航天。
現在正是鐵皮公司的上升期,總部誕生無數分公司,分公司投資無數子公司,子公司再控股一系列民營企業。
一帶二,二帶N,猶如紅色墨水持續不斷的滴入湖泊,最終將整個水系染紅。
作為廠長,他不可能關注每一項業務的發展,否則還不得累死。
換句話說,啥都自己幹,還要秘書幹啥?
徐飛將資料夾丟給四秘書,「再一個,我希望建立一家「鐵皮資源回收公司」。」
「收破爛?」
「對,廢棄電池、廢棄車輛、廢棄船舶、廢棄飛機,甚至廢棄衛星、廢棄導彈、廢棄核電站等等,咱都要。」
「廠長,拆解需要成本,運輸需要成本,雖然收破爛很賺錢,但這些業務顯然要賠錢。」
「無礙,像廢棄電池、廢棄導彈、廢棄核電站,咱可以找賣家要錢,對方為了處理掉麻煩,只要價格不是太高,肯定會同意。像廢棄車輛、廢棄船舶,咱可以就近回爐,或者修一修,取名「官翻車」、「官翻船」,直接拿來賣。」
「您認真的?」
「相信我,很快就會有大買賣上門。」
……
另一邊。
當徐飛與四秘書閒聊的時候,西亞抵禦「微生物軍團」的戰役,正式爆發。
「微生物軍團」實則是某人消耗1萬億能量,基於採油井、機場等建築物,轉換的中立陣營。
根據中立陣營特性,其不受指揮官控制,不可被俘虜,每消耗1億能量,警戒區擴大1公里,實力也會略微增長,自身存續12小時。
此次轉換,某人沒敢將1萬億能量,一股腦的砸進一座採油井。
而是根據地形,轉換了2座採油井,2座機場,1座海上採油井。
每個中立陣營警戒範圍,大約1000公里,自身存續24小時。
中立陣營出現後,早就有所準備的北美,與幕後兇手徳北,短短不到半小時,就達成了「聯合作戰協議」。
徳北從阿富地區北部南下,北美從阿富地區南部北上。
雙方雖然各懷鬼胎,但面對「微生物軍團」,誰都不敢掉以輕心,紛紛亮出各自底牌。
徳北的底牌,不是雲爆彈/溫壓彈,而是「撒錢式衝擊波」。
也就是開局就炸,將徳北火箭式導彈庫存的三分之一,約一千餘枚洲際導彈,甩向中立陣營所在區域,隨後鐵十字軍主力,以黑鷹戰機、基洛夫飛艇、武裝直升機作為空中力量,以恐怖機器人、犀牛戰車、重灌大兵、灰熊戰車作為地面力量,以V型火箭車作為後援,一股腦的推過去。
如果滅掉敵人,肯定等於贏了。
如果僵持,由於徳北財政吃緊,徳北耗不起,也就輸了。
北美對這種玩法很是頭疼,因為徳北一旦崩盤,北美要承受所有。
但徳北這種衝擊波,又是現代戰爭最高階玩法,也是在摸不清微生物軍團實力之前,最穩妥打法。
畢竟微生物軍團如果很強,徳北贏了,萬事大吉,如果輸了,北美也扛不住,母星就此淪陷,還不如跟對方拼一把。
所以,北美面對徳北索要的「3000億美刀的增援費」,想也不想就同意了。
而北美的底牌,肯定是和平武備。
問題是,北美需要阿富南
部的土地,種植大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