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小半個北美亂作一團,隨處可以聽到突突聲,隨處可以看到火光沖天。
某些北美本土的非裔見狀,也紛紛加入狂歡。
短短不到一夜,就有上千家超市、金店、醫院、加油站、武器店,遭到洗劫。
於是,華頓盛街頭出現一位梳著玉米穗髮型的男人,對方身穿西裝,佩戴紅領帶,手持移動音響自帶的麥克風,激動昂揚的演講著:“如果我當了總管,我會在那邊建一道牆,至少我有錢!
!”
嘩啦啦……
現場掌聲雷鳴,歡呼如潮。
蹲在白房子辦公的小布,正在為美墨邊境的事情頭疼,聽到歡呼聲,走到窗邊扒開百葉窗,剛好看到普普張著大嘴,指著自己所在方向嘶吼著什麼。
其傾聽片刻,臉色一黑,當場讓雷蒙派人把這個男人送進飛往尹拉氪的運輸機。
……
其實狗販子病危,最受影響的是倭島。
這要從經濟危機說起。
資本就像吸血鬼,將生產資料佔為己有,不斷壓榨勞動力,不斷汲取社會剩餘價值。
像通用電氣,韋爾奇會想盡一切辦法,壓低成本,提高產量,賣出更多貨物,從不考慮社會責任,只想賺更多錢。
如此長久下去,市場就會出現‘生產過剩’。
生產過剩會導致價格大跌,資本家們只好減少供給,拉回價格。
於是出現了傾倒牛奶、就地掩埋蔬菜、給豬施行安樂死等現象。
但通貨膨脹導致物價下跌,促使貨幣貶值,資本家減少供給後,又會導致物價增長,人們工資漲幅卻跟不上。
種種矛盾綜合在一起,便出現了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引發資本重組,弱企消亡,強企更強,只要資本主義不消失,它就會逐漸成為常態,每隔一段時間爆發一次,最終培養出眾多壟斷單一行業的巨無霸財團,導致經濟危機更嚴重。
上個世紀90年代,世界迎來二戰後第四次經濟危機。
按道理講,資本世界應該大蕭條。
但北美在此期間,卻創造了經濟大增長的奇蹟。
而認真研究,不難發現,同一時期的倭島,與北美簽訂了某些協議,差點被各種泡沫摧毀。
同一時期的歐區,東西兩徳合併,拖垮徳國,引發西歐經濟大蕭條。
同一時期的亞區,索羅斯做空泰銖、南越盾、新加元,加上倭島泡沫,又引發了亞太金融危機。
換句話說,北美吸取全球的血液,幫自身續了一次命。
邁入千禧年,新一輪經濟危機再次出現。
北美嚐到上一次的甜頭,換了一種方式吸血。
猶如徐廠長的全球舉債計劃,北美瘋狂印刷美刀,發行北美國債,同時又四處打白條。
截止01年,北美官方、企業、居民的負債總額,已經達到31.6萬億美刀。
可以說,全國上下都欠錢。
北美作為母星最富裕的國家,欠那麼多債務,猶如富豪找窮人借錢,再買走窮人的東西,窮人把錢借出去,家裡東西又沒了,日子肯定過得更緊巴。
於是,誰持有的美債多,誰的抗揍能力弱,誰就最悽慘。
倭島失業率突破17%,徳國失業率突破13%,意呆利失業率突破16%,英格爛失業率12%……
而在過去的半年中。
全球工業升級,徐某人摧毀了倭島中低端製造業,以至於日產聯盟面對甲醛問題,不得不找萬家維修店合作。
否則憑藉倭島的中低端加工和製造,怎麼也能拉日產汽車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