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主要看利益是否捆綁在一起。
而利益,與經濟發展有關。
以琺國和意呆利為例。
在工業領域,琺國和意呆利全都十分發達,琺國有雷諾、標緻、布加迪、雪鐵龍,意呆利有法拉利、瑪莎拉蒂、蘭博基尼。
在航空領域,琺國達索公司的飛機享譽全球,意呆利阿古斯塔的直升機冠絕天下。
在旅遊領域,琺國旅遊業是gdp的重要組成,意呆利境內遍佈世界遺產,也吃旅遊業這口飯。
在時尚文化領域,當下世界十大奢侈品頂級品牌分別是:愛馬仕、香奈兒、路易威登、克里斯汀·迪奧、菲拉格慕、範思哲、普拉達、芬迪、阿瑪尼、古馳。
前五個屬於琺國,後五個屬於意呆利。
在體育領域,琺國和意呆利都是世界盃、歐區杯的強隊。
粗略數數,哥倆像極了雙胞胎,不僅不能成為情侶,還是赤果果的情敵。
如此一來,民眾就產生對比、競爭的念頭。
以至於迎合群眾胃口的媒體們,紛紛放大雙方矛盾,藉此產生更多的尖銳話題,吸引關注力。
潛移默化之下,導致雙方在外交方面出現分歧,開始互相敵視。
雙方沒有共同發展的利益需要,甚至屬於競爭對手,國內資本左右政治,政治又要迎合群眾獲得支援率,加上英美暗中挑撥離間,各自也就不會想著改善關係。
終於,琺國和意呆利開始掐架,然後翻出舊賬。
雙方曾經都屬於查理曼帝國,後來琺國獨立,為了獲得疆土和資源,一直向東擴張,先吞併了意呆利的尼斯地區,後來拿破崙又佔領了地中海為數不多的大島,也就是屬於意呆利的科西嘉。
二戰後,琺國成了歐區表面大哥,意呆利更不可能拿回自己被搶走的土地。
如果說,以上這些令意呆利敢怒不敢言,那最近發生的事,則令意呆利忍無可忍。
琺國從倭島手中拿下哈扎拉大煤田,不到兩週,以275億美刀的價格,連同開採裝置、運輸裝置,以及一條鐵路,轉讓給意呆利。
買賣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原本沒什麼。
問題是,倭島把煤田轉讓給琺國,屬於低價轉讓,所有資產打包,沒有詳細清單。
琺國轉讓給意呆利,屬於高價轉讓,由於時間緊迫,為了坐實價格,便找倭島要了份裝置採購清單。
意呆利拿到清單,跑煤礦清點,愕然發現,除了煤炭,啥都沒有。
開採裝置、運輸裝置,包括鐵路、機車,全都不見了。
就在這時,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英格爛,偷偷告訴意呆利,琺國從倭島手裡買下哈扎拉,一共才花了255億美刀。
275減255,足足20億美刀的差價。
雖然徐廠長做的都是上百億生意,但20億美刀絕不是小數目,幾乎相當於意呆利一個月的全國稅收。
意呆利看著沒有開採裝置的礦坑,再回想英格爛透露的255,加上國內年輕人被福爾曼思想洗腦,全都在吼讓意呆利再次偉大……
官方有點下不來臺,決定不忍了。
於是派人湊著徳北大閱兵,找徳北聊聊接下來的計劃。
徳四崛起,意呆利面對獨立於‘法意’之外的存在,無論一戰,還是二戰,總能找到契合點。
這次也不例外,不僅準備了一份大禮,用於修復二戰倒戈產生的裂痕,還下定決心,先動手做個表率。
萬萬沒想到,老兄弟就是老兄弟,無需多言,直接眼神示意。
羅馬收到自家派往柏林的代表,從現場傳回來的訊息,毫不猶豫的出手了。
先聲東擊西,羊攻意法兩國的便捷通道位於沿海的摩洛哥公國,再閃電突襲,憑藉去年訂購的一艘基洛夫,直飛‘阿爾卑斯防線’。
該防線與馬奇諾防線齊名,位於‘意法瑞’邊境交匯處,然後沿著阿爾卑斯,一直延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