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時分。
徐飛來到大澤動力東側,新建成的市民醫院。
這是一座非主要基地模組。
當初跟碉堡、圍牆、移動式廁所、橋樑維修小屋等,一塊修復。
型別猶如‘營地’,指揮官可對建築外觀和建築構造進行調整,最長200米,最寬100米,最高20米。
其內部設定許多與基礎生產線等級對應的醫療裝置,可對病患進行診斷、治療、監護、康復。
只不過,非主要模組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特性。
比如奶牛,吃飽就能產奶。
比如移動式廁所,必須充電才能用,但充完電,它就會自己跑,導致上廁所的人,進去的時候在辦公樓大門口,蹲個坑的功夫再出來,有可能出現在集市,有可能出現在河堤,甚至有可能跑進徐家祖林,讓人推開廁所門,就面對徐老太公的石碑。
而市民醫院也不例外。
其特性是快速閹割、快速縫合、快速包紮,然後達到快速癒合的效果。
徐飛為了試驗,請來黃泥崗專業做牲畜閹割的屠戶,又花錢買了一隻公山羊。
本就手法嫻熟的屠戶,僅僅用了兩刀三針,就搞定整個閹割流程。
結束後,低頭吃草的公山羊,瞅著後腿襠部,一時間沒能搞明白髮生了什麼。
更可怕的是,癒合速度同樣驚人。
短短倆小時,連傷疤都看不見了。
但問題來了。
市民醫院的特性,只對‘閹割’起作用。
這年頭,有幾個主動割的?
徐飛考慮許久,決定開辦寵物醫院,閹盡天下惡犬。
因此跟雷蒙展開合作,計劃在北美鋪設幾百座,等到開業,打出‘無痛、無流血、無麻醉,隨割隨走,不留任何負面影響,確保寵物身心健康’的口號,怕不是要賺翻天。
然而,市民醫院的醫療設施雖然簡單,整體卻十分齊全。
x光機、ct機、手術室、icu、理療型病床……
拿來做寵物醫院,實屬浪費。
拆卸後運出來,又被保密協議制約,全都顯示已損壞。
加上大澤工業園的職工越來越多,即便沒啥大病,冬季的感冒發燒,也令黃泥崗衛生院不堪重負。
徐飛苦思良策,想到‘建一半的發電廠’、‘拆了修、修了拆的戰車’,腦海裡靈光一閃,想到一個好辦法。
當即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讓校長劉鶴招聘幾名外科主任醫師,再帶一批學員,入駐市民醫院。
接收的第一位患者,是武內良野介紹的,深受性方面問題折磨的男士。
己方主治醫師對其進行‘閹割’,但流程進行到動刀環節,立刻暫停,然後藉助‘手術室’,對其不知何時骨折的胳膊,進行‘斷肢拼接’、‘縫合包紮’。
事實證明,思路是對的。
‘閹割手術’失敗,但骨折的胳膊卻進入癒合狀態。
緊接著,武內良野再次介紹幾名病患。
有燙傷、刀傷、槍傷、肌勞損、腦出血、脾破裂、缺肝少腎、腸胃穿孔、心臟驟停……
藉助市民醫院的‘手術室’,治療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唯一麻煩的是。
每次手術之後,門口的電子牌都會顯示:手術失敗。
不過,認真想想,如果手術成功了,那才叫真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