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飛研究許久,終於搞明白。
這應該是一座小型工廠。
只要準備一件樣品,拆解重組,掌握其原理和構造,再現場製作一件同款。
然後把樣品放入指定的模型卡槽,給基地核心接上電線,並投入足夠的原材料,就能實現生產。
不過,基礎生產線只能生產簡單的機械裝置。
像手電筒,那是電氣裝置,提示科技不足。
像掌上游戲機,那是電子產品。
像老徐的腳踏車,雖然符合條件,但咱拆了,卻組裝不上……
另外,某些破損廢棄的東西,還可以分解成原材料。
比如壓水井,分解出8kg金屬鐵。
比如鐵皮爐子,分解出3kg金屬鐵。
比如老徐那輛損壞的腳踏車,分解出30kg金屬鐵。
因此。
昨晚趁老徐睡著,他搞沒了許多東西。
最終也找到幾種可以拆解分析,且目前能製作的樣品。
鐵針、鐵釘、鐵皮青蛙。
徐飛認為前兩者不怎麼好賣,因此選擇了玩具。
[發條玩具鐵皮青蛙。]
這是一種簡單的機械裝置。
其構成:鐵皮、發條、齒輪、塗裝。
其原理:槓桿、彈勢、動能。
&nm,寬40mm,高55mm,重量45g。(可調整)
生產需金屬鐵、三色原漆或對應樣品外觀的漆料。(可更換)
[該樣品已收錄科技列表。]
[是否投產?]
“是!”
[1號生產線繫結‘發條玩具鐵皮青蛙’。]
[現有151.43kg金屬鐵,8L對應漆料。]
[已接入電力設施。]
[計算產能……]
[預計製造3521件。]
[預設功率500兆瓦,耗時1s。]
下一秒。
土房子屋頂滋滋啦啦閃出幾絲火花,空氣裡也瀰漫著一股電線燒焦的味道,外面似乎還放了個大炮仗。
徐飛見狀,有點心慌。
尋聲跑出屋門,發現自家電錶都糊了。
“我爹三天沒打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