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館,早在明朝就有了,是給全國各地進京趕考的舉子提供食宿而興建。
國人嘛,鄉土觀念重、重感情,各地官員無不希望家鄉子弟能夠科考及第,入朝為官。
故而,在京為官者,莫不選址購地,為家鄉後輩修建會館,讓他們能夠安心備考,光耀門楣。
“唉,當年韃子入京,搞什麼旗民分制,把最好的地段留給自己人,將世世代代居住城區的老百姓,及各地會館一律遷往外城。”
提到此事,貨郎咬牙切齒,顯然祖祖輩輩吃了不少苦。
“因果迴圈,且看著吧。”孟凡搖搖頭。
“道爺說的是,當年的長毛雖無惡不作,但殺韃子,光憑這一點,就叫人感覺解氣。”
接下來,兩人並未再談這些被掃進垃圾堆裡的東西,繼續聊著京城風貌。
“這紹興會館啊,本叫山會邑館,原是山陰、會稽兩縣人共有的會館。宣統年間,兩縣合併稱作紹興,乃更名紹興會館。”
隱約察覺到孟凡對這條巷子感興趣,貨郎當即搜腸刮肚,並結合自身看法,滔滔不絕道:
“所以,這地方的紹興菜絕對正宗,很多山陰、會稽人喜歡在此相聚……”
相聚?
能否見到迅哥兒?
孟凡無意干涉歷史大勢,但他想見見那位擁有上百筆名,馬甲無數的先生,當年讀書時,看了不少文章節選,內心深深敬佩。
“可惜,這紹興會館所處的南半截衚衕風水不好,衚衕口便是有名的刑場——菜市口。
當年慈禧那老妖婆在的時候,好多義士在此被殺,各種邪門流言自此傳開。前幾天,賣包子的王二走夜路還看到,巷尾突然出現一隻異乎尋常的大狗,來地上舔血吃。
那畜生在看到他以後,便一道火光,衝上天去。”
說到這裡,貨郎看了孟凡一眼,以為他這位道爺是被髒東西引來。
事實上,此地並沒有任何邪祟,相反,有一股股浩然正氣。
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受刑,老妖婆特意交代殺此六人,須用鈍刀,以為能夠嚇住後來人。
結果呢。
鈍刀連續斬了譚先生頸骨數十次,這才讓其屍首分離。
可留下的那句: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已成為千古絕唱。
“唉。”
長長一聲嘆息,孟凡心中默唸起了《靈寶度人經》,感覺頗不是滋味。
下午兩點左右。
在貨郎的推薦下,孟凡去了稍遠的廣和居,一家老式飯莊,沒有鋪面房,上從外面看,就像一座普通的四合院民宅。
“道爺,我就不進去了吧,在外面吃麻花等您就成。”
“莫要推辭,這些天還要勞煩你帶我四處逛逛。”
貨郎被孟凡搭著肩膀,生拉硬拽,帶進了大門。
迎面便是影壁,上面掛著金光閃閃的銅字招牌——廣和居飯莊。
大門裡,擺著黑油大長凳,供食客的車馬侍從休息。
既然說了請客,那孟凡自然不可能食言,繼續朝裡走去。
跑堂夥計微微詫異,看了貨郎好幾眼,待回過神來,卻也沒有因此而怠慢,熱情招呼:“您來啦!幾位哪?”
“兩人。”孟凡道。
夥計一聽,立刻向裡面高聲喊:“兩位,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