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江城的講述,方想覺得自己的世界觀,開始有些崩塌了。
隨後,方想就將自己的疑問說了出來。
“你的意思是我們現在之所以無法控制核反應,實際上是因為我們無法將一個粒子,從核反應原料之中分離出來。”
江城聽到方想的話,立刻點了點頭:“當然是這樣。”
這下子方想卻更加疑惑了。
“可是江城,我覺得你應該知道一個粒子的大小。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將一個細小的粒子,從無數的其他物質中取出來。那我們簡直就是全知全能的神了。”
這個時候,方想直接用神做了比喻。
其實做研究員的人,理應是最不會相信鬼神之說。
但是研究世界本質,你瞭解的越多,你只會覺得自己越發的無知。
世界的奧秘簡直就跟無窮無盡一般,任何一個人都會在這種研究之中逐漸迷失自己。
而知道的越多,就代表著你幾乎已經變成了這個時代知道最多的人。
但是你面對的可不是這些跟你一樣的人,而是這個世界。
所以才會有這種越研究,越感覺自己無知。
就算是當初的牛頓,憑藉著自己的計算與研究,終於研究出了無數到現在還一直使用的定律。
可是最後呢,因為研究逐漸逐漸地深入。
而牛頓地年級越來越多,對於科學研究也就越發無力。
最後竟然相信上帝地真實存在。
一個做科學研究地人,最後卻去相信上帝。
這還真是一種可悲地事情。
江城可不想變成這樣,不過他也沒有不要太過於擔心。
江城二十多歲,就能夠做出這麼多研究成果,面對那些在三十多,四十多才是科研黃金期的人。
江城所能夠研究地技術,就整整是其他研究員地幾倍。
這才是江城最引以為傲地本錢。
至於微小核技術,江城已經有了詳細地方案。
只不過現在研究基地還沒有建好,所以江城還沒有辦法開始研究。
江城地想法自然是想要先跟方想溝通一下。
既然方想想要加入江城地研究計劃之中,那麼還不如讓方想能夠知道自己的想法。
到時候一旦開始研究,憑藉方想的實力,應該很容易就能夠開展研究地。
想到這裡,方想也就不再藏私了。
“方所長,既然你知道我想要研究的是微小核技術,那麼我就明明白白跟你說了吧。”
“微小核技術地核心,實際上就是在於如何將核物質更加細分化。現在我們所能取得的核物質,往往都是公斤級別的。”
“一公斤核物質聚變所能爆發出來的能量,足夠一輛火車行駛四十萬公里。四十萬公里可以讓這輛火車直接從地球行駛到月球上。”
“這是一種多麼可怕的能量啊。即使是一克的核物質,也不足夠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所以最好的方式,也就是微小核能。一定要精確到原子核數量上來。而不是現在按照重量來計算。這才是微小核能的本質。也就是我們研究的方方向。”
方想聽完江城地化,慢慢陷入了沉默之中。
核聚變產生地能量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