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閒輕點一下頭,道:“我們去那座湖畔走一趟,放入一件東西便可離開。”
命術師們雙眼放光,低聲討論。
“沉龍石?”
“釘龍筆?”
“或許是化龍碗。”
“也可能是絕龍針。”
一行人走到村子的湖邊。
眾人仔細觀察,並沒有奇特之處,只是一個半徑百丈長的小湖。
但命術師們神色凝重,四處觀望。
“群山抱龍勢局,不愧是出龍的地方……”
“還有點睛筆峰,兩兩相合,真龍必現。”
“我們走的這條路也大有來頭,應該是登龍梯勢局,嘖嘖,要不是怕鎮不住,真想居家搬到這裡。”
“你可別作死,此地龍勢,盡被齊太祖所奪,真敢留在這裡,等於喂齊國皇室。你看看村子裡的人都倒黴成什麼樣了。”
“是啊,這有點像孽龍了。”
“咦?這麼一說還真是。一般來說,這種龍臺祖脈所在,要麼一個人都沒有,既然有人‘守龍’,那定然子孫滿堂,福祚綿長。可這個村子這麼倒黴,齊國又還沒倒,那真是孽龍之相……”
“仔細回憶一下,大齊國的五位皇帝,好像都做過大孽。”
“我想想,齊太祖皇帝不用說,多姓家奴。當年明明是大日王的下屬,卻暗中背叛,並趁雄王與大日王戰鬥的時候,出手偷襲,震驚天下……他在成為諸侯初期,最喜歡屠城,後來實在太過,連他的下屬都棄他而去,他這才收斂。不是他知道錯了,而是他想收買人心……”
“太宗皇帝更狠。現在大多數人,都知道他曾經拯救過蠻族,認為他是齊國最好的皇帝,現在所有蠻族都對他感恩戴德。很少有人知道,在他繼位的那些年,大肆屠戮安朝舊民,甚至以此為樂。他經常將大批安朝舊民困在獵場,而後命令皇子皇孫射殺。齊國第一場對諸王的內戰,也是他挑起的……”
“至於世祖皇帝,在齊國遭遇諸國以及各大門派圍攻的時候,力挽狂瀾,平定各方,開疆擴土,徹底奠定了齊國後來的局面,所以廟號為祖。可……他的爭議也很大。”
“世人都以為他是正義化身,對抗邪惡的舊國與舊門派。但真正看過那段歷史的都知道,當年世祖皇帝一直在暗中挑撥各方爭鬥,假裝保持中立,源源不斷賺取大量財富。在各國各大勢力打到尾聲的時候,他悍然出手,率領齊國大軍橫掃各方。後來人仔細一算,當年東鼎國才是主力,無論是死的人、殺的敵人還是各方面,都超過齊國。結果,好名聲都讓齊國賺去了。”
“是啊,事後有人嘆息,世祖皇帝,一生沒有惡名,但實際最毒。他最壞的影響,便是聯合豪門大族,壓榨小門小戶,禍根深埋,以至於到了天康年間,民不聊生,內亂紛爭。”
“之後便是仁宗天康帝了。他表面上沒什麼大錯,但卻比前三位都可恨。”
“當年他猶猶豫豫,故意玩皇子制衡的手段,拿自己的兒子玩‘鬥龍戲’,結果最後玩脫了。妖族入關,是後世史書上無論如何也抹不掉的罵名。”
“沒有能力的人,坐上那個位置,必然禍及所有人。”
“天康帝的汙名,是被妖族入關掩蓋了,我翻過當年的記載,發現天康帝好大喜功,鋪張浪費,導致國庫內庫空虛。根據史官推測,當年如果糧餉給足,將士上下一心,很可能在一開始直接屠滅妖族,讓妖界意識到這一界不凡,放棄征伐。”
“不錯。當年,先是天康帝玩鬥龍戲玩脫了,導致皇子們勢力大增。天康帝越老越怕死,生怕皇子們奪了他的帝位,所以異想天開,想留著妖族牽制皇子勢力,然後,便是悲壯的妖族入關。”
“至於天康帝的好兒子,更不用說。”
“就是這個王八蛋引妖族入關,殘害忠良,並引魔邪入朝。還修煉魔功……”
“看來都知道他修煉魔功了。”
“可惜,他終究是一朝皇帝,各大勢力都不好輕舉妄動。”
“可惜……”
李清閒繞著湖畔緩緩行走,許久後,揚手一拋,就見一個金色龍紋圓環飛出,圓環一角,隱隱血跡斑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