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四月初四。
當太陽高高升起,策立李世民為太子的詔書在朝堂上宣佈,然後貼滿長安各個坊市,繼而傳遍天下。
等到晌午時分,長安城裡幾乎人盡皆知。
太子瞬間換了人也就罷了,原太子建成於齊王元吉人頭落地,成為刀下亡魂,也被定性為謀逆的亂臣賊子。
滿城百姓為之震驚,也難免唏噓,但不明真相,也不敢輕易胡言亂語。
不過朝野官員,各大世家門閥訊息靈通,很快便知曉事情真相。
玄武門之變!
誰也沒料到,李世民竟然來了這麼一手。
古往今來,宮廷政變不是沒有,但弒兄殺弟,甚至脅迫父親,此等狠辣的喋血方式可謂少之又少。
尤其是對講究禮法的山東士族門閥而言,李世民此舉匪夷所思,十分可惡,是很壞很糟糕的行徑。
憤慨、不滿、甚至口誅筆伐,可是有什麼用呢?
李建成死了,李世民上位是不爭的事實。
與東宮關係緊密的滎陽鄭氏率先戰戰兢兢,與之同氣連枝的五姓七宗也難免忐忑惶恐。
關隴貴族的反應還算平和,興許是見多了西魏、北周、前隋改朝換代,宮廷鬥爭,早已見怪不怪。
只要不是與李建成關係太過緊密之人,大都波瀾不驚,他們底蘊深厚,皇家少不得要倚重他們,太子和皇帝是誰其實不重要。
這些年走馬燈般的王朝,流水的帝王,但鐵打的關隴門閥始終巋然不動,地位始終顯赫如故。
當然了,如果有機會壯大實力,光耀門閥,他們自然也樂意。
杜如晦輔佐謀劃,獨孤彥雲跟隨李世民在玄武門激戰,此二人從龍之功不言而喻。
毫無疑問,接下來幾十年,京兆杜氏與獨孤家必然風光顯赫,著實讓人羨慕。
可惜機會可遇不可求,其中風險也不可小覷。
倘若宮變失敗,兩家或許不會覆滅,但必然會遭到打壓和排擠,少不得闇弱蟄伏多年得。
更多讓人唏噓的是東宮和齊王府,聽說長孫無忌帶著侯君集和獨孤彥雲進去,兩府十幾個皇孫都被斬殺。
懷有身孕的婦人也沒能倖免,唯獨女眷得以倖免,李世民在斬草除根這件事上,沒有絲毫猶豫。
內侍省和殿中省已經以最快速度清理東宮,準備迎接新太子。
不出所料,東宮將會暫時取代太極宮,成為大唐王朝的權力中樞。
秦王府則是車水馬龍,除了天策府的人不斷出入之外,也有一些人趕早來抱大腿。
陳魚在後院都能聽到迎來送往的聲,塵埃落定,他很想離開,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