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日麗,惠風和暢。
長安的街道上,垂楊柳隨風擺動,搖曳生姿。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從韓愈的詩句中可以窺得長安綠柳春景圖的一角,美不勝收。
提到長安柳,最著名的應該是灞橋柳。
灞柳飛雪,長安八景之一。
然而城中最美的柳樹則是在樂遊原,長安東南地勢高處,昔年漢宣帝攜許皇后遊幸,流連忘返之地。
樂遊原上,綠柳依依,一個文士模樣的青年信步走向一處水池邊,看到熟悉的背影時,哈哈大笑。
“師兄果然在此,巽卦東南,看來小弟沒有解錯。”
“哈哈,師弟術法日益精湛,區區一副卦象如何難得倒你呢?”
背影轉身,是個中年道士,一襲素雅的灰色道袍,整個人看起來乾淨利落,儒雅穩重,似又高深莫測。
“哪裡,若非師兄同時送來柳枝,小弟如何能確定是此間呢?”
“昔年離開長安,你在灞橋折柳相贈,為兄一直儲存,如今算是物歸原主。”
青年文士與中年道士雙雙上前,拱手互相見禮問好。
“師兄,怎地突然來了長安?”
中年道士笑道:“在外有遊蕩日久,還是想回這長安帝王之都看看。”
青年文士眉頭一動:“哦?小弟數次相邀,師兄都不願屈尊,今次怎地……莫不是師兄洞察到什麼先機?”
“哈哈,來探望故友,尤其是你這位小師弟不行嗎?”
“歡迎之至。”
“看小師弟滿面春風,想來在秦王府順風順水?”
“哪裡,蒙秦王殿下不棄,在府中任記室參軍而已。”
“哦,如此也算是秦王心腹,來日……”
“來日怎樣?”青年文士踏步上前,低聲追問。
中年道士笑道:“師弟自己也擅長術數推演,何不自卜一卦呢?”
“師門有訓,不可自窺天機,小弟身在秦王府,命數與秦王殿下息息相關,如何敢壞了規矩?
何況,小弟才疏學淺,又如何看得准此等大事?倘若師兄肯仗義援手……”
“為兄也同樣難窺天機。”
“師兄謙虛了,昔日師兄在洛陽為杜淹、王珪、韋挺三人相面,當時預言無不成真,比漢之嚴君平(術數大師)猶勝一籌,想來必定洞悉明達。”
中年道士搖頭道:“哪裡,帝王龍脈豈是尋常人臣可比?不過……”
青年文士眉頭一揚,全神貫注。
“為兄也曾嘗試妄自窺測天機,可說來古怪,前後兩次結果竟大相徑庭。”
“師兄可否詳述?”
“實不相瞞,去歲夏秋,我觀天象氣運,恐怕……故而動心思讓你早做打算,早留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