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川八寺,唐朝時非常有名。
許多寺廟是佛教各派祖庭,影響深遠。
及至後世,都是有名的千年古剎。
不過大部分都建於太宗、高宗年間,不少與玄奘法師有關。
觀音寺是其中較早的一座,始建於隋末,近幾年有過修繕擴建,乃當前樊川一帶香火鼎盛的寺廟。
正月十五,前來上香拜佛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當然了,有不少人是衝著廟會而來。
這個年代,廟會是物資交流和鄉間娛樂的重要方式。
蓉娘便對此饒有興致,央求再三,無可奈何,陳魚只好勉為其難跟著前往。
觀音寺背靠神禾塬,面向潏河。
遠遠看著,山門頗為宏偉莊重,佛堂殿閣巍峨,周遭是遍植松柏菩提。
寺廟山門前不足半里的空地上,聚集了不少小商販,有的售賣吃食,有的售賣各種手工小玩意,或者表演雜耍。
陳魚甚至還看到了一種唱奏表演,感覺上很像是秦腔的早期雛形。
前來逛廟會的人不少,大都是附近的鄉親,年節之時難得有空閒,攜家帶口出來玩耍。
廟會集市上,最歡喜的是少年孩童。
這年頭,尋常農戶日子都過得清苦,能吃飽飯已經難能可貴,逛街買零食玩具純屬奢望。
平日裡想都不敢想,唯獨年節時,有幾個餘錢的條件下,父母高興,帶他們出來解解饞。
圍在小攤前望著各種心儀的吃食玩具,然後摸著口袋裡為數不多的銅板,或者小心翼翼地觀察父母神色。
僥倖心願得嘗便歡天喜地,不過多部分時候是失望,只能眼巴巴地放手,一步三回頭,依依不捨地離開。
見到此情此景,陳魚不禁想起自己幼年時也曾有過類似經歷。
當時家庭條件有限,父母辛苦支撐全家,年幼無知的自己並不理解,時常哭鬧著要零食玩具。
那時候,年幼的陳魚心裡生出過些許滑稽念頭——等自己有了孩子,要什麼就給買什麼,絕不虧待。
多年以後,想起來不禁莞爾一笑。
而今自己尚未有孩子,“妹子”倒是有一個。
於是,提前完成了當年的心願。
廟會街市上,像蓉娘這樣想要什麼就買什麼,身後有個毫不猶豫,出手大方的兄長,不知道羨煞少年孩童。
吃貨!
陳魚深刻覺得以往家裡重男輕女,過分照顧自己,以至於虧待了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