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學究的話,盛之瑤的興趣立即來了:「噢?好啊,學究想考什麼?」
「不如我們就從背詩開始。」學究指了指盛瀚漠手上的那本書。
「好吧,既然學究已經決定了,那我就聽你的。」盛之瑤無所謂的聳了聳肩,隨即轉過身,走到盛瀚漠的身旁。
「學究,你想聽什麼?我背給你聽,或者也許還能做個兩三首。」盛之瑤一副得逞的笑容,背詩可是現代人的必備技能,誰小時候沒有被家長們逼著在七大姑八大姨面前表演過幾次呢?
上學後她每次拿到語文課本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翻一遍看看到底有幾篇課文寫著「背誦全文」這四個字。
「郡主不用擔心,我並不需要你作詩,只要郡主能背出後一段內容就可以了。」學究笑了笑道。
「好!」盛之瑤點頭答應。
學究看到盛之瑤如此盲目自信,也只是無奈的點點頭,他見過的貴族子弟也不少,像盛之瑤這樣大言不慚的還真是頭一個:「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郡主這首詩叫小池,不知郡主可知後半句?」
聽到學究說出這句詩的名字後,盛之瑤微愣,隨即回過神,笑著點點頭:「學究這個太簡單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首詩是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光,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係。」
學究聽後微微一愣,他還真沒想到盛之瑤不僅會背還能把這首詩解釋的這般通俗易懂。
「郡主,不錯,我們繼續吧,這次我要加大難度了。」學究收起驚訝的心情說道。
「行啊,學究你說吧。」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學究剛唸完,盛之瑤就接了下一句:「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首詩讚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時也道出了「東風」是萬紫千紅春天的源頭這個道理。」
「你......」學究有點驚訝,但是又覺得盛之瑤只是瞎貓碰到死老鼠湊巧而已,便繼續出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盛之瑤說完挑釁的看了看學究,學究卻很不甘心。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首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實則,在字裡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慾望。」
學究聽完盛之瑤的解釋,摸著下巴上的鬍子,一陣感嘆:「不錯,不錯,郡主還真是讓老朽刮目相看啊。」
「學究,這些都是小兒科,要不我給你在背一個?」
盛之瑤清了清嗓子就準備顯擺一下:「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