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法官核對身份,法警宣讀紀律,場內一片肅靜。
晨光的首席律師掃向聶堯這邊的律師席,目光暗中打量。
他們有內部訊息,陳遠航因心髒病住院以後,這個案子的首席辯論律師便交由陳遠航的徒弟來擔任,他們查過聶堯的資料,平平無奇,毫無亮點,著實懷疑陳遠航是不是老糊塗了,將這個案子的辯護重擔交由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
年紀小,經驗不足,他們今天打算用激烈強勢的辯論技巧去擊破對方的薄弱點,不知道到時候會不會把人嚇到尿褲子。
如此一想,晨光首席律師不由嘴角輕揚,頗有些輕蔑。
聶堯並未留意到對方眼神不善,他專注傾聽法警宣讀紀律,目光專注而沉靜。
陳遠航其實做了兩手準備,他一邊讓聶堯擔任案子的主要辯護律師,一邊叮囑有豐富庭審經驗的昭軍幾人為聶堯保駕護航,要求他們警惕對方辯護律師丟擲的各種語言陷阱,陳遠航當時躺在病床上信誓旦旦說:聶堯腦子轉得快,你們提醒他,他會很快明白的。
陳遠航一開始執意讓聶堯擔任案子的首席辯論律師,團隊裡很多人表示不滿,覺得陳遠航為了栽培聶堯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這麼大個案子居然讓資歷最淺的聶堯來擔此大任,著實是讓人大開眼界,難以理解。
不過不得不承認,從陳遠航被送進醫院到庭審開始,短短40個小時的時間,誰能快速接手陳遠航的工作?誰能迅速釐清案子脈絡?誰能最大限度毫無差錯記住案子的所有關鍵資訊?只有聶堯了。
聶堯記憶力強悍,做事沉穩靠譜,短時間只有他能完成任務。
陳遠航跟大家解釋為什麼選擇聶堯時,也特別強調聶堯最後的獎金和大家一樣,不會有任何區別,他只是被要求承擔更多的工作。
大家原以為聶堯受到了特殊待遇,後來發現聶堯的待遇才是最差,幹最苦最多的活,拿和大家一樣的薪酬,這番一對比下來,眾人也就沒什麼怨言了,而是擰成一股繩配合和完成接下來的庭審工作。
沒過多久,庭審進入辯護環節。
聶堯作為首席律師代表江星海集團的利益,清晰闡述己方觀點,努力維護委託方的合法權益。
晨光律師像是認準了聶堯經驗不足,想要利用資歷差製造心理壓力,不斷用激烈的語言提出質疑,不斷拆解聶堯的語言漏洞,同時強化自身的觀點和訴求。
“審判長,原告律師聶堯執業都不滿三年,根據《律師法》第12條,他無法代理標的額超過10億的案件!”
“張律師該不會不知道,根據《民事訴訟法》第58條,特殊案件經首席合夥人授權可以破格代理?”
不斷被激怒針對,聶堯在團隊其他律所成員的眼神提醒下,見招拆招,邏輯嚴密辯論反擊。
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進入到技術論證階段。
“請各位法官看一下大螢幕——這是我們租用天河二號超算100小時破解的成果,我們使用ida pro提取出387個演算法函式簇,標紅內容顯示晨光程式碼與江星海專利程式碼的重合部分。”
聶堯剛一展開證據,晨光律師便強烈抗議:“這是非法破解!”
聶堯掃了他一眼,從包裡調取司法許可令,不忙不忙展示在眾人面前:“根據《電子證據規則》第21條,對具有自毀程式的目標可採取強制解析——中科院鄭浩剛研究員的簽名就在這裡。”
聶堯的語氣過於篤定,篤定到沒人懷疑他手上檔案的真假性,晨光律師一時沒辦法辯駁。
“我們構建了程式碼遺傳進化模型,江星海程式碼呈現自然進化樹狀分支,大家仔細看這裡,晨光程式碼在幾年前突變出與江星海高度相似的分支,餘弦相似度達89.7,超過行業偶然性閾值37倍。”
聶堯向眾人展示對比圖,淡定從容的語氣讓人一時忽略了他的年齡,沒人再去質疑他年輕英俊的外表是否是空有其表。
晨光律師見狀,立即提出抗議:“所謂89.7相似度是演算法謬誤!我們用‘餘弦歐氏混合演算法’認真計算過,結果只有12.3!很明顯這是技術巧合!”
此話一出,全場肅靜。
場內所有的壓力都給到了聶堯一個人身上。
聶堯很冷靜,他輕吸一口氣,而後調出晨光postgresq21年9月每週二淩晨,晨光資料庫突增3000條異常插入記錄,注意看時間戳,正好對應江星海伺服器被入侵峰值,難道這也是技術巧合嗎?”
大螢幕上呈現的證據清晰明瞭,晨光律師團一時無人辯駁,聶堯這一個證據無疑是一記強有力的反擊。
此時此刻,觀眾席之上。
媒體記者、行業人士、法律學者、政府監管部門人員……所有人都暗暗為江星海本國企業的階段性勝利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