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恩之所以這麼著急給自己妹妹找「資源」,完全是因為她們現在的情況非常不妙。
上一次維恩和丈夫瑞恩一起投資拍攝電影撲街的不成人樣,她們的資金和人脈都損失了不少,所以現在的維恩急需一個「翻身仗」。
但是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她們現在不僅僅沒有投資人,而且以前的朋友也不敢繼續投資了。
早些年,有些投資人對票房不看重,他們在意的是「獎項」,但是隨著好萊塢大片的崛起,這些投資人也精了。
開玩笑,拿一大堆獎項有個錘子用?
投資最重要的就是賺錢,以前資訊不發達,還可以利用獎項去忽悠一下觀眾,現在不同了,一旦電影撲街,不僅僅是觀眾不買單,院線那邊也絲毫不給面子。
你拿獎再多,沒有觀眾買賬的話,院線那邊也不傻,他們可不會賠錢來捧你,一旦票房沒有達到院線的預期,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下架。
這就形成了另一個局面,以前那些拿獎的導演現在都有些尷尬了。
資訊不發達的年代,他們還可以請一大堆的人來吹噓「內涵」,但是現在觀眾可不管你內涵不內涵的,直接一星差評走起。
維恩他們的電影就是這樣,雖然獲得的獎項的提名,但是最後卻沒有獲獎,而且票房上那可是相當的撲街。
800萬美刀的投資最後的票房只有300多萬,可以說是撲街到了極點。
因此維恩才開始把重心轉移到自己妹妹的身上,她利用以前的人脈開始為自己的妹妹泰莎鋪路,但是她卻有些高看自己了。
雖然維恩出道的早,接觸的人脈也多,但是還是那句話,要想成名首先的要素就是你有沒有一個好靠山。
維恩顯然是撐不起泰莎的,如果泰莎有一個大導演的親戚,或者一個電影公司的親戚,那一切都好說。
可惜這些東西泰莎都沒有,因此她們只能從最底層的「打醬油」做起,希望有朝一日能被大導演慧眼識珠,從此一炮而紅。
不過她們好死不死的遇到了KX投資公司的出現,所有投資人都開始轉移了重心,現在不僅僅小導演拿不到投資,就連一些大導演都過的非常窘迫。
因為電影的投資回報實在「太低」了。
哪怕是史蒂芬和卡車司機這兩個非常有保障的人也不例外。
有電影公司的人算了一筆賬,如果投資10億美刀給這兩個大導演拍攝電影,他們的拍攝時長從1年到3年不等,但是投資收入就有點不對等。
拿卡車司機最出色的藍星戰士舉例,這部電影全球票房是28億美刀,製作成本是3億美刀,綜合一些周邊的話,投資者可以拿到12倍左右。
看上去那是非常不錯,但是你別忘了這部全世界最高票房的電影製作了4年,這樣算下來是不是投資回報率就沒那麼誇張了?
那如果把3億美刀放在KX投資公司裡面,那會怎麼樣呢?
首先還是以短期的7天投資來算一下收入,第一週3億美刀可以回本3000萬美刀,第二週就是六千萬,這差距就非常明顯了。
如果是購買一個月的那種利潤更是可以達到50%左右,那一個月的利息收入就有一億五千萬左右,一年的利息收入就是18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