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易急忙回道,中原缺糧,同樣影響到老家,畢竟有些難民逃到了那邊,老家對百姓的態度一向很好,到了那邊就不能讓他們餓死。
就算自己沒吃的,也要想辦法給他們。
這個時候對老家來說,糧食尤為重要。
一些游擊隊,為了糧食救人,迫不得已主動出擊,為此還有了不小的損失。
糧食現在就等於生命。
“先去休息吧,這趟你累的夠嗆。”
楚凌雲點頭,方士易確實很累,沒有客氣,返回自己住處休息。
延州,最近古村秋非常高興,工作熱情高漲。
他聯合不少在延州的日本同胞,共同成立了反戰聯盟,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
他們人數不多,但古村秋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了他們帶頭,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參與戰爭,期待和平。
特別是古村秋從部分同胞那裡瞭解到國內的情況後,更加堅信這一點。
國內百姓反戰情緒不低,雖說有不少人被天皇蠱惑,但還是有不少清醒的同胞。
古村秋相信,只要他們努力,一定能讓更多的同胞明白,戰爭只是上位者為自己謀利的手段,真正苦難的還是他們底層老百姓。
“古老師好。”
古村秋走在路上,不少人和他主動打著招呼,很多人知道他是日本人,但對他沒有任何偏見。
他和其他日本人不同,他是愛好和平的日本人。
古村秋為人很好,樂於助人,延州有不少人得到過古村秋的幫助。
每次有新的同胞到延州,古村秋便會主動向他們講解紅黨理念,不少日本士兵被古村秋感化,最終加入了紅黨大家庭。
走在路邊,古村秋突然停下。
他注意到遠處有個車隊進了城,正在城中心的道路上走著,原本路上的百姓自覺為他們讓路。
原因很簡單,這是運糧隊。
延州這邊產糧並不高,平時經常缺糧,是全國各地的紅黨頭同志想盡辦法幫助老家,為這裡提供糧食。
糧食絕不能缺,日軍封鎖的厲害,他們平時所吃的糧食,基本上都是依靠運輸糧隊送入
城內。
只要有運糧的車隊進城,大家會主動讓路,讓糧食儘快入庫。
“這次糧食不少啊。”
看到一輛輛馬車經過,古村秋眼睛越來越亮,平時的車隊一二十車不錯了,這次過去三十多輛滿載的馬車,依然沒有看到頭。
後面還有源源不斷的馬車進來。
這麼多糧食,不僅延州的百姓暫時不用擔心缺糧,還能支援點給其他的紅黨戰士。
古村秋去過根據地,知道根據地有多苦。
大點的根據地還好,越是小的根據地越艱難。
不僅缺糧,還卻武器和藥品,加上日軍的封鎖,他們艱難的做著鬥爭。
可無論條件多難,他們從不喊累,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一直努力拼搏,他們始終相信,以後一定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全國的人都能這樣。
“古老師,您在這裡啊。”
一個小戰士氣喘吁吁的跑來,古村秋其實姓古村,不過大家習慣稱呼他為古老師,古村秋沒有解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