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的聲音響亮全場:“h大,11號林泉替換5號鄭龍。”
這回才叫主場優勢真正發揮出來。
隨著這一聲播報,全場鼓掌聲、呼喊聲:“林泉,林泉”。
有多少男生女生嘶吼到聲音劈叉。
而林泉也依舊是從前那個最狂妄的少年。
他隨著全場呼喊聲,向觀眾席揮動手臂,似在呼喚大家,吶喊聲,再大一點!
兩位專業指導說:
“這其實是戰術的一種,在給對方心理施壓。”
“是的,而且你看沒看出來,馮指導,隨著林泉上場,我們這面的隊員心態上或許也有變化。”
“對,一定是有暗示的,有時候當兩方實力旗鼓相當時,到最後拼的一定是我反覆強調的心態。另外,林泉從一號位到三號位都能打,是一個球場多面手。對方主教練一定會專門針對他,適時作出相應調整。”
就看能調整得怎麼樣了。
這時候都打得上頭,客隊隊員們能不能聽進心,會不會自亂陣腳,這很重要。
此時對面客隊五位隊員還沒上場就臉色凝重,他們一邊看著林泉,一邊耳朵聽主教練重新佈置。
事實上,他們對主教練的有些話根本聽不清,全場歡呼聲,早已淹沒教練的聲音。
最後五分鐘開始了。
張指導:“噯?球傳給了林泉,有沒有……有啦,漂亮!”
這第一個球至關重要。
因為呼聲越高,如若沒投進,對士氣的打擊就越大。
那全場可能會控制不住發出遺憾的聲音。
同時對隊員的心理,和對方隊員也會造成很強烈的心理暗示。
h大隊員會覺得,完了,連林泉手感都不在。
對方:不過如此嘛,然後會越打越有信心。
所以說,這個球,尤其是林泉接球就毫不猶豫出手,簡直是太提氣。
馮指導這才鬆開緊緊握住的椅子扶手,看到進球也笑道:“上來就是一箇中投,足以說明林泉的手感真的在,他應該是中場休息時有熱身。但其實張指導,說實話,即使有熱身,我剛才也很擔心,只是在他出手前,我一直沒說而已。”
“因為他有傷?”
“對,他當年腳骨受傷很嚴重,右腳彎到這種程度,當時就被抬出去了。養傷三個月。當時情況還是客隊作戰,最後一投和對方有肢體碰撞,我記得在林泉倒下時,連對方的主場都發出唏噓聲,就可見大家很惋惜,他那個也最怕二次受傷,可他打球特點一向進攻快。”
“對,我是聽說他數學系教授還找到汪教練吵了一架。”
很喜愛的學生,活蹦亂跳參賽走的,橫著被抬回來。
張指導看著場上的林泉,此時又站在罰球線上,造成對方一個犯規正在罰球,“林泉這個隊員最難得的是籃球智商。從他打球技術上來看,馮指導,你發現沒有?他總能在場上找到最容易出手的隊員,如果大家位置都不好,他再自己投籃,沒有年輕隊員腦子一熱要自己硬上的缺點,到什麼時候都很冷靜,要不我說他是隊魂,可能和他專業有關?有沒有這種可能?”
張指導笑著看向馮指導,可見現在場上正在追分,追的還很順,從兩位指導的態度上就能看出來h大起勢了,他們都有心思聊閒磕了。
“可能是有點影響,他不是作為體優生入校的,聽說這兩年學習任務特別重,這可能也是他除了身體有傷外,不怎麼打比賽的原因之一。要說林泉身上的短板,就是身高。”
“身高187,大螢幕資料上正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