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聽罷,一聲嘆息,也感到一絲隱憂。
在前世,要評判一位醫生是否醫術高明,相對容易一些。比如,這位醫生是否能診斷出別人診斷不出的疾病,是否能治好別人治不好的疾病。
而對醫德的評判,就十分困難,人為干擾的因素太多。
比如,雙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的這位醫生,在明知病人診斷清晰,明明知道這種疾病無藥可治,明知病人家境困難,為什麼還要病人每個月去複診一次?
每個月複診一次,對病人有意義嗎?沒有!但對醫生而言,他利用雙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這個巨大的平臺,將病人“資源”握在自己的手中,這也是一份對外炫耀的本事。
這樣的醫生,如果說醫德,病人肯定是用腳投票的。可是,對於醫院而言,對於科室而言,考慮的角度肯定不一樣。
林琳早就發現,雙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已經很少像方華老師這樣的醫生了。林琳甚至斷言,他們將慢慢被別人超越。
雖然他們曾經很輝煌,曾經是全國的龍頭。可是,再厚的“老本”,也有被吃幹抹淨的一天。
林琳站起來,來到診床旁邊,為病人做詳細的體格檢查。別人的診斷是一回事,他親自檢查所得到的資料,又是另外一回事。
病人肩胛周圍、骨盆周圍和雙上肢,雙側大腿的肌肉明顯萎縮,而雙側小腿則顯得異常“肥大”,與這些萎縮的肌肉,形成鮮明的對比。
林琳用手觸控這肥大的小腿,手感明顯偏硬,完全沒有肌肉該有的柔軟。
這就是“遺傳性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所特有的、雙小腿“假性肥大”的表現。結合病人的遺傳家族史,林琳也無法推翻雙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的診斷。
林琳示意病人的父親,到他的診桌旁坐好。
“你兒子的病,診斷是明確的。這種病,沒有特效藥來治療或者控制病情的發展。”
“我建議你,不要再往廣城跑了,我一會教你一些手法,你回去後,按照我教的手法,為你的兒子進行‘被動運動’,並及時翻身拍背,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如果你能堅持按照我的方法去做,你兒子的壽命,也許會相對延長一些。至於能延長多久,我也不敢保證。”
“謝謝林院長,我一定按照您教的方法去做。”
林琳請病人的父親跟著他再度來到診床旁邊。
“請你留意我的每一個動作,回去以後,就按照我的方法,為他做護理。”
林琳說罷,便動手做起示範動作來。從每一個關節的運動,到肌肉的按摩,再到體位的擺放以及如何翻身,如何拍背。每一步,林琳都儘量用緩慢的語言,細細講解和示範。
診室裡雖然有空調,但全套的動作做完,林琳的背部,也冒出細細的汗珠來。
“來,你來做一次給我看看。”林琳還是擔心,病人的父親沒有學會。
病人的父親按照林琳剛才的動作,慢慢做了一次。期間,有幾次不正確的地方,林琳及時加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