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想做大做強
林笑笑把這裡的西紅柿摘了小半籃,然後就和姜老頭回去了,她回去就去搗鼓西紅柿炒蛋了,姜老頭坐在屋裡逗著江嵐嵐,還從自己的口袋裡面摸出幾顆糖給她吃。
江嵐嵐也和他混熟了,所以她奶聲奶氣的說道,“娘,不準我吃糖。”
姜老頭聽到她這麼說,做了一個虛的動作,“你小聲點,這樣你娘就聽不到了。你吃糖,我不告訴你娘。沒有人知道的。”
江嵐嵐很糾結,她很聽老孃的話,所以聽到姜老頭這麼說的時候,小臉皺巴巴的,她很想吃糖,又很想聽孃的話,好糾結,她到底該是吃還是不吃呢?
看著小孩子都這麼糾結,姜老頭也顧不上其他的,直接把那個糖塞到了小孩子的嘴巴裡面,那糖甜到嘴巴裡面的時候,江嵐嵐原本皺巴巴的小臉也舒展開來了。
“好吃嗎?”
“好次。”小孩子奶聲奶氣說到。
“你們兩個人在幹什麼呢?”
林笑笑突然說話,把江嵐嵐嚇了一大跳,姜老頭趕緊倒了一杯水來,讓江嵐嵐喝下去,“你這丫頭幹什麼呢?嚇到孩子了,以後說話能不能輕聲一點啊?”
看著對女兒非常寵愛的姜老頭,林笑笑十分無語,我說話哪裡不溫柔了啊,“你們兩個人是不是揹著我做了什麼虧心事?”
“沒,沒有的。”姜老頭怕是見過風雨的人,此時也是心虛的不行,他不敢對視,林笑笑的眼睛,林笑笑覺得有鬼,便看向了江嵐嵐,江嵐嵐委屈巴巴的說道,“娘,我剛剛吃糖了。”
嗨,林笑笑還以為是發生什麼大事情了,原來是吃糖,沒想到這個孩子還挺聽話的,像放在以前那些孩子哪裡會聽大人的話,你說讓他別吃糖,他非要吃,跟你對著來。
“吃點就吃點,以後少吃點就行了。”林笑笑也不想責怪孩子,畢竟孩子的年紀就是這樣子啊,哪個孩子小時候不想吃糖呢?以前他小的時候就想吃糖,經常偷偷摸摸拿家裡的錢去買好吃的呢,被老媽抓到的時候又捱了一頓打不過。即便是這樣,但還是喜歡吃零食。
林笑笑過去摸了摸孩子腦袋,然後就把那西紅柿炒雞蛋放在了桌子上,看著紅彤彤西紅柿配著雞蛋的,姜老頭嚥了一下口水,光是聞著味道,他就覺得好香啊,也不知道這菜是啥味道,他這輩子還沒吃過這樣的菜呢。
其他菜,也陸陸續續的放在了桌子上,不過西紅柿炒雞蛋是最顯眼的一道菜,看著姜老頭想吃的樣子,林笑笑給他裝了一碗,又給孩子裝了一碗,“你們嘗嘗這菜的味道如何?”
姜老頭也就不客氣了,用勺子喝了一口湯,那湯沖擊到味蕾的時候,他感覺自己整個人都飄了起來,不是他吹牛,他覺得這菜是真的很好吃,酸酸的,還有點雞蛋的味道,反正他沒吃過,所以才覺得好吃。
但對於林笑笑經常吃西紅柿雞蛋的人來說,也就那樣子。
江嵐嵐拿著碗走了過來,小心翼翼的端著,林笑笑看著他的樣子,非常不解,就見她湊到了自己面前。
“娘,你先一口你辛苦了。”
“嗯,我家嵐嵐好懂事,不過娘不辛苦的。”
被女兒餵了一口湯,林笑笑感覺都甜到心裡去了,真的太好吃了。
“師傅,你經常打獵會把獵物賣到哪裡去呢?”林笑笑看著姜老頭問道。
如果姜老頭把獵物賣到酒樓去,那她也能趁機沾一把光,到時候去酒樓談生意會更容易一些,姜老頭不知道她心裡的彎彎繞繞,以為她只是單純的好奇,就回答道,“我一般會把這些獵物賣到酒樓去,鎮上,最大的酒樓你知道嗎?我的獵物都是賣給他們的。”
“那師傅你肯定認識那酒樓的東家或者掌櫃,對不對?”
聽見林笑笑這麼說,姜老頭反問道,“你要幹什麼呢?”
“我想把我這些東西賣給酒樓,我順便還幾道套菜譜?師傅,你覺得他們會收下嗎?”
“肯定會收下的,但是這西紅柿也就那麼多,根本供應不了酒樓的。”
林笑笑知道這些西紅柿供應不了酒樓,所以她打算多種一點西紅柿,到時候她可以鼓動全村人去種西紅柿。
現在不能給酒樓提供貨,但是她以後可以啊,所以這事情只能一點一點的規劃,也不著急。
“你需要師傅,你就喊師傅一聲就行了。”姜老頭說到。
吃過晚飯,林笑笑就去了村長家裡,村長媳婦見她過來了,還以為是有什麼事情呢,趕緊熱情的把人給招呼進來,“笑笑,我家裡挖了一筐紅薯,你看要不要拿幾個回去給孩子吃吃?”
西紅柿這東西一般來說可以種兩季的,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種三四季也可以的,畢竟現代天天都可以吃到西紅柿了,只要溫度控適宜。
下半年其實可以種西紅柿的,現在她就要留種子了,到時候培育出苗,讓大家去種,要是大家不願意種,她就自己種。
“嫂子你太客氣了,每次來你家裡,你都送給我這個,我那個的,我每次回去都是大包小包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林笑笑,笑笑的說到。
“幹什麼不好意思啊,這些東西都是我家地裡種的,值不了幾個錢,你拿幾個回去吃,怎麼了?你這樣說,還跟嫂子見外,是不是?對了,你過來有什麼事情了?”村長媳婦熱情的說道。
“嫂子跟你打聽一個事情,村裡有沒有閑置的空地賣啊?我想買一些地,種一些東西,當時分家時候,我可什麼都沒分到,就分了幾十兩銀子。那老江傢什麼都沒給我。”林笑笑唏噓了一把。
不過她,也不貪老江家的那些地拿走了,到時候人家還會唧唧歪歪的找各種理由了,問自己要東西,她什麼都沒拿,人家的以後這些人也別想打她的秋風。
村長媳婦,聽到林笑笑這麼說,也覺得在理,畢竟地才是農民的根本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