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無法進行準確的測定,但從大量材料透過場力的後續情況來分析,湮滅力場強度大概在5.0到5.5之間。
另一個屬性是S波的強度,就像是引力場技術一樣,強S波的S波強度可以理解為‘引力強度’。
S波的強度高,具體表現就是內部會形成對物質的空間衝擊力,或者直白的理解為‘引力’。
現在製造磁場對於強S波的效果,就是降低了其S波的強度。
“那不僅僅是約束,而是直接降低強度。”
“或許,當磁場強度達到一定數值時,S波強度歸零,強S波就會變成強湮滅力場……”
這是王浩的推測。
雖然僅僅是推測,但從實驗結果來看確實是非常有可能的。
其他人也信服這一點。
很多人也開始了分析,並認為1.2T以下的磁場強度,就足以讓S波強度歸零。
第二次實驗,裝置磁場強度就被定了下來。
他們還是要做很多準備。
S波強度歸零變成強湮滅力場,場力就會直接製造在裝置前方,他們並不知道場力的形態,也許並不是橢平狀,而是一大片區域。
當強S波弱化為強湮滅力場,就不會再受到常規環境的影響。
於此同時。
王浩則是在和理論組的人討論實驗結果,他們是從理論層面討論。
磁場,對於強S波的直接作用,是令人感到非常意外的。
他們最初認為磁場約束會受到限制,不可能對於強S波進行百分百的約束。
實驗結果非常出乎意料。
“磁場似乎是強S波天然的剋星,甚至能直接‘消滅’S波屬性……”
“也說明我們對於黑洞外層電磁場的判斷是有錯誤的。”
王浩思考著說道,“黑洞周圍的電磁場,會持續對黑洞內部產生巨大的影響,而不僅僅是達到一定程度爆發。”
“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一種平衡,畢竟黑洞中心的奇點,所釋放的也只是一種場力,而不是能量或物理。”
“物質進入到黑洞內部以後,電磁屬性被剝離的同時,電磁也會對於黑洞本身的力場造成影響,最終會達到力場和外層電磁的平衡。”
海倫思考著問道,“也就是說黑洞也會受到限制?”
丁志強馬上道,“很多研究表明,黑洞並不會無限制的膨脹。”
王浩認可的點頭。
人類對於黑洞的研究還很淺顯,但也是有一些發現的。
那些巨大無比的黑洞,想要進行研究根本是不可能,但有一些小型的黑洞,是恆星塌陷而形成的。
所以,某種程度上可以把黑洞看做是宇宙自然演化的產物,是必定會收到規則的限制,而不是無限制的吞噬物質。
其中心奇點的形成,也肯定遵循著某種物理規律。
或者,是質量密度達到一定程度。
又或者,內部達成了某種特殊條件,才會出現釋放強S波的特殊性。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奇點強S波的產生都是有原理的,場力不可能憑空的出現,必定會消耗大量的能量。
這種觀點倒是讓人感到高興,對黑洞存在的敬畏也少了很多。
王浩都感覺輕鬆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