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組制定的研究方向是在強S波區域外圍,模擬黑洞外層的電磁風暴來繼發出F射線。
但黑洞外層電磁風暴是什麼,具體會產生什麼樣的反應,也是根本不知道的。
這個問題涉及內容非常複雜,只是進行理論的研究討論,也不可能會有結果。
全世界範圍內,也沒有相關的研究,連黑洞外層電磁風暴也只是一個概念性的天文理論而已。
天文學家們都認為黑洞外層會產生電磁風暴,會讓黑洞階段性的向外大量噴吐物質,並引發規模龐大的天文現象,但實際上,相關的研究都只是推斷。
他們是依靠觀測到的現象,依靠對於宇宙射線的宇宙線的研究等,最終以黑洞外層爆發強大電磁場來做出解釋。
換句話說,電磁風暴也只是一種對於天文現象的解釋而已,自然也不可能有相關的研究。
現在要模擬黑洞外層電磁風暴,具體要怎麼做就只能透過實驗研究了。
首先要做的還是要進行強磁限制,把強S波區域約束到更近的距離,否則實驗根本無法進行下去。
現在的強s波區域釋放在500公里外,他們不可能製造長達500公里的裝置,只是約束強s波區域也沒有意義,強S波區域必定和製造裝置的距離足夠近才行,最好就是在幾十米內。”
“我們可以製造通道,把裝置和製造的場力區域連通在一起,這樣就可以進行完全的約束。”
“新裝置已經制造好了。”
“磁場約束裝置也已經運了過來,最高能製造10.3T的超強磁場!”
這種磁場約束裝置的效能說出去都非常驚人。
10.3T,強度是非常高的。
有些研究團隊釋出的成果資訊,宣稱制造了幾十T強度的超強磁場,但實際上,他們所製造的磁場持續時間非常短暫,採用的一般都是脈衝技術、混合磁體技術,又或者超高功率電磁鐵技術。
這些技術製造出來的磁場並不穩定。
想要製造出覆蓋範圍大並且持續穩定的磁場,還是要用超導材料以常規電磁方式製造才可以。
強S波研究組的磁場裝置,是國內最先進、最高階的大型裝置,能夠穩定製造超高強度的大範圍磁場。
10.3T,強度已經很高了,只要達到5T以上,就能稱之為超強磁場。
這種裝置內部應用的是承載電流強度超高的一階超導材料。
研究組對於磁場裝置的效能還是很滿意的,他們進行了討論以後,把第一次實驗開啟的磁場強度定在了1T。
首先還是要進行測試,確定磁場約束能夠縮短強S波釋放距離。
實際上,1T的磁場強度也很高了。
對比來說,有些核聚變技術研究機構,製造的託卡馬克環形容器,內部用來約束電離子的磁場強度,也就只在1T左右。
在磁場裝置除錯好以後,實驗室上下都忙碌的準備第一次實驗。
第一次實驗只是進行測試,希望能夠以此確定此約束對於縮短強S波釋放距離有效。
在明確了這一點以後,才會繼續增大磁場強度,讓強S波釋放距離更近。
所有人還是非常期待的。
雖然他們都對於王浩無比的信任,但畢竟所謂‘縮短強S波釋放距離’,就只是進行過理論論證。
很快就到了測試時間。
好多無關實驗的人,依舊只是留在辦公室裡,因為強S波釋放距離太遠,開啟裝置什麼也看不到,他們只需要等結果就可以了。
王浩也同樣留在了辦公室,類似的實驗他不會直接參與,主要還是擔心安全問題。
即便是想要接近實驗裝置,他也會被勸阻離開。
這是很鬱悶的地方。
實驗過程分為兩步,第一步就是開啟磁場裝置,第二步則是開啟強S波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