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裡。
所有人都目光灼灼的看著丁志強,他們的眼神中包含著期待、希望、看好等正面意義的情感。
“丁志強,快說說看法吧,你一定行的。”
“大膽的說出來,你比我們更有想法,我們都想聽聽。”
“我們期待接下來的內容。”
“加油……”
大家的期待也是有道理的。
如果換做是一年以前,大家只是覺得王浩看好丁志強,但他們心裡是存在質疑的。
現在就不一樣了。
丁志強已經用行動證明了他的天才,他和陳蒙檬搭檔完成了能量素數化的研究。
他和海倫、保羅菲爾瓊斯,一起完成了光子升降階的論證。
不管是陳蒙檬、海倫還是保羅菲爾瓊斯,都對丁志強都很高的評價,還都說他為研究提供了‘關鍵靈感’。
這簡直就是逆天了呀!
比如,張志強看丁志強的目光就有一種‘高山仰止’。
海倫的光子升降階理論,他連聽都聽不太明白,結果丁志強提供了關鍵靈感……
這種差距已經大到不可想象。
此時此刻,丁志強只感覺非常的尷尬,被一群人看好期待的時候,自然會產生一種精神上的滿足感。
平日裡連續被誇讚已經習慣了。
現在就不一樣了。
面對王浩提出的‘為什麼常態湮滅力場下是光速’的問題,他根本就沒有任何想法可言。
“這個問題去問愛因斯坦也沒有答案。”
“愛因斯坦完成了《相對論》,但如果問他為什麼光速是光速,也許他會惱羞成怒?”
“或者,等同於問牛頓為什麼會有萬有引力?”
“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但為什麼會有,牛頓也許會憑藉自己強大的號召力,發動軍隊把提問者打成篩子……”
“這不是沒事找事麼?”
丁志強的思維已經跑偏了。
其他人則覺得他是在認真思考,都很有耐心的等待著,眼中期待的神色沒有任何變化。
最後丁志強的思維還是轉了回來,他知道必須要說點什麼,只能猶猶豫豫的說道,“我覺得吧……”
“這個是沒有理論支援的,完全靠發揮想象力。”
“實驗支援也很少,我們只知道反重力場內光速變慢,強湮滅力場光速變快,後者也只是理論。”
“至於更深層次的原因……”
一群人一起點頭。
丁志強左右看看期待的目光,尷尬繼續道,“我覺得實驗還是太少了。相關的研究很少,我們知道的也很少。”
“現在的理論也有很多矛盾之處,根本無法判斷。”
他說完尷尬的坐下。
其他人互相看了看,頓時感覺有些遺憾,但仔細想想其實也正常,想研究光速為什麼是光速,首先還是要有足夠的實驗基礎。
現在理論很少、實驗也很少,突然性的進行提問,只是發散想象力,誰又能說出什麼呢?
天才也不行啊!
海倫琢磨著丁志強的話,忽然眼前一亮,站起來說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