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有人就問道,“會不會是空艦2發射的導彈?開啟隱形護罩的空艦2,我們也檢測不到。”
“不會。”
羅德里格斯搖頭,“我們也討論過這種可能,但只要導彈被髮射出來,不管速度再驚人,我們也一定能夠檢測到。”
“這種隱形能力一定是存在於導彈本身……”
“只是,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技術。”
最後一句說的有些鬱悶。
對方發射了一枚無法被雷達檢測到的導彈,爆炸地點距離他們最先進的雷達船隻有不到12海里。
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導彈爆炸,連一點兒資訊都檢測不到,而且還不知道對方用的什麼技術。
這實在讓人太絕望了。
……
指揮中心。
當收到1173型雷達艦船的訊息,他們就知道實驗取得了成功,指揮中心內頓時一片歡呼。
現在進行的導彈試射實驗,主核心並不是導彈本身,而是導彈外層的棕金塗層。
棕金具有吸收電磁波的性質,是天然的‘隱形材料’,塗抹在導彈外層就能讓導彈具有隱形能力。
導彈外層也不是隻有棕金塗層,最外層還有一層‘防護材料’,目的是減弱棕金的能量輻射,同時也能讓導彈回歸正常顏色,而不是棕金顯露出的‘深棕色’。
這次實驗有兩個目的。
一個就是實驗棕金的隱形效能,另一個目的,就是震懾阿邁瑞肯軍方,讓他們知道己方有直接突破防禦的隱形導彈技術。
兩個目的基本都達到了。
隱形導彈技術,實在是太具有威懾力了,能製造出隱形的常規導彈,自然也能製造出其他型別的隱形導彈。
如果把常規導彈換成中遠端導彈,甚至洲際導彈,到時候,會怎麼樣呢?
對方的雷達系統檢測不到,再加上導彈效能超高,想要攔截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換句話說,己方的導彈不能攔截,想擊中什麼目標就能擊中什麼目標。
這樣的導彈威懾力太強了。
在擁有了隱形導彈技術以後,己方的常規武器作戰能力,已經超越了阿邁瑞肯,後者用於威懾的高階航母,在隱形導彈、空艦2等武器面前,就只是漂浮在海面上的靶子而已。
這種情況下,阿邁瑞肯再去宣揚什麼軍事威懾,或者是聯合其他國家進行演習,就顯得有些可笑了。
顯然。
阿邁瑞肯也很清楚這一點。
在沒有搞清楚‘隱形導彈技術’之前,他們完全沒心情再進行什麼聯合演習,之前他們的軍方代表,還可以宣稱有信心打贏區域性戰爭。
現在……
他們覺得打起來是必敗的,即便是派出航母編隊參戰,結果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
透過一次導彈試射實驗,軍方嚐到了高階技術的好處。
他們只是使用了一種非常先進的材料,就能夠讓導彈技術取得質的突破,隱形導彈技術讓對手雷達全部失靈,導彈部隊的打擊能力,可以說取得了‘跨次元’的突破。
在實驗結束之後,軍方馬上關注起了沈會明團隊的研究。
棕金,讓導彈、飛行器以及其他武器,直接擁有隱形能力,可以說是‘讓對手看不到的技術’;沈會明團隊的研究,則是‘看到一切對手的技術’。
兩者結合在一起,足以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