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完成相關的論證,很多現有的理論都可以以此進行修正,再結合海倫和保羅的研究……”
“或許可以開始論證電磁力了?”
“只是不知道,海倫和保羅有沒有類似於‘能量素數化’的絕妙想法……”
王浩思考的搖搖頭。
他還是把理論工作交給了其他人,自己則繼續專注於實驗和技術研究,只是湮滅力場實驗組的工作就已經夠忙碌了。
另外,核聚變工程專案組的事務也多了起來。
作為核聚變工程專案組的總負責人,王浩主要負責帶隊攻關關鍵技術,或者是解決那些其他人無法解決的問題。
隨著專案基地的材料、裝置到位,基礎的建造工作結束,工程專案也正式開始。
很多設計中的部件、模組,都進入到製造、測試中。
王浩每天都要看大量的報告,還有一些很重要的實驗資料,後來乾脆決定跑一趟實驗基地,現場去看看工程專案進展。
於此同時。
國際上發生了一個大事件。
阿邁瑞肯著名的能源公司倍因宣佈成功製造出了超導電池,新的超導電池重量只有七噸,可以支援大功率輸出,並安裝在飛行器上使用。
一些媒體做報道,並分析指出,“這也就意味著‘阿邁瑞肯式飛碟計劃’已經提上日程。”
“阿邁瑞肯擁有橫向反重力技術,差的就只是能源,而倍因公司的成果很及時,他們就可以訂購倍因超導電池,來製造出屬於阿邁瑞肯的反重力飛行器。”
這個訊息足夠勁爆。
之前就只有種花家制造出了反重力飛行器,其他國家的技術則嚴重受限,限制最大的地方就是能源動力。
也就是,超導電池。
現在倍因公司成功製造出來,也就代表他們很快就可以開啟‘阿邁瑞肯式飛碟建造專案’。
這時候,少不了一些政客參與。
他們呼籲說,“我們要快速確立飛碟專案,知道出比種花家更好的飛行器。”
“速度,是很關鍵的。”
“種花家花費了一年多時間,就製造出了空艦飛行器,我們的速度要比他們更快……”
這些話是很多人的心聲。
種花家研製超導電池似乎都沒花費多長時間,他們製造第一臺反重力飛行器,同樣也沒有花費太多時間。
種花家的速度是難以想象的。
很多人自然也希望阿邁瑞肯擁有同樣的速度,並製造出比空艦2系列更好的飛行器。
但希望,畢竟只是希望。
阿邁瑞肯軍方早就瞭解了倍因的超導電池技術,他們就只是製造出了能夠執行的測試款而已,技術還遠遠稱不上完善,執行時間長也會出現各種問題。
超導電池技術非常重要。
軍方對於技術研究非常支援,但後續的電池完善肯定需要不短的時間,他們唯一能做的,就只是圍繞電池設計飛行器而已。
當召集了很多飛機專家,他們給出的資訊和想象差距很大,“即便不考慮電池完善所需時間,類似於空艦2飛行器的設計,製造,再到第一次試飛,最低也需要八年以上。”
“F35,研發時間已經很短了,但從設計到試飛,也用了近十年時間。”
“現在要設計的飛碟,從橫向反重力技術到超導電池,全部都是新技術,製造第一臺到試飛,用十年來完成……速度已經很快了。”
這個結論令人失望。
軍方的代表當即就問道,“那麼種花家是怎麼做到的?他們的空艦系列飛行器,最多用時也不超過兩年!”
雖然只是預估的資料,但偏差也不會太大。
空艦1飛行器第一次試飛就被拍攝到了,當時距離種花家宣佈掌握超導儲電技術也不到一年時間。
後來的測試完善,速度快到令人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