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完成的研究成果,有關湮滅立場和宇宙發展的理論,最引人注意的、影響最大的就是《宇宙膨脹理論》。
《宇宙膨脹理論》中認為,超大型的黑洞可能存在了無數的時間。
宇宙的發展伴隨著膨脹和收縮,膨脹收縮交替的過程中,黑洞可能不會被覆滅,有些黑洞可能存在了幾個輪迴,甚至說是‘無數的輪迴’。
黑洞,是強湮滅力場以及升階粒子的聚合體。
那麼是否存在一種可能,黑洞內有無數難以想象的高階元素物質?緻密一階鐵也可能存在於其中。
換句話說,緻密一階鐵可能存在於宇宙中。
學者們議論的還有另外一點,也就是緻密一階鐵的發現本身具有的意義,“從穩態元素到放射性元素,人類第一次實現讓元素性態發生轉變的突破。”
“那麼反過來,也能以放射性元素製造出穩態元素。”
很多學者都對此感興趣。
很可惜,他們也只能進行一下分析,根本無法參與到實驗研究中,因為高倍率強湮滅力場技術,也只有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才擁有。
每當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公開某種湮滅力場研究成果時,很多人就都會同時想到另外兩個機構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以及格魯姆湖計劃專案團隊。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相對還好一些,因為他們的技術研究穩步推進,一步一個腳印的去研究,讓人知道他們早晚能掌握高階技術。
未來,看起來很遙遠,但最少能夠看到。
格魯姆湖計劃就不一樣了。
他們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發表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成果,幾百億美元的資金砸下去好像沒有出現什麼浪花,就讓人感到非常不滿了。
實際上,格魯姆湖計劃相關的研究非常忙碌。
在加莫夫沙普利的帶領下,一大群參與計劃的學者,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材料反重力特性的研究中。
近一段時間,他們的研究進展順利、成果斐然。
這也和一階鐵大範圍售賣有關,獲得了足夠多的一階鐵,很多超導相關的公司都開始研究一階鐵基超導材料。
一階鐵元素的活躍性很強,再加上過去幾年時間的技術積累,就很容易研究出各種一階鐵基超導材料。
這樣一來,加莫夫沙普利的實驗組,精力全部投入到反重力特性實驗中。
海量的資金、海量的實驗……
成果自然少不了。
他們最新的成果是發現了一種新型的一階鐵基超導材料,能在高於轉變溫度48K時,實現製造強度為6.79%的反重力場強度。
這是自研究計劃開始以來,獲得的最高資料了。
加莫夫沙普利對這個資料還是不滿的,他希望直接製造出反重力場強度高於30%的一階鐵基超導材料。
現在只有6.79%,資料相對還是有些偏低。
在感受到外界巨大的輿論壓力後,加莫夫沙普利還是決定第一時間把研究成果公開,並發表在了《科學》雜誌的快訊報道上。
……
“格魯姆湖計劃新成果,高於48K實現反重力的超級材料!”
“轉變溫度139K,反重力場強度6.79%,新型材料達到了一階鐵基超導材料之最!”
“沙普利:我們的目標是研製出強度超過30個點的材料,以頂替高壓混合材料製造強湮滅力場!”
“沙普利:這只是個開始!”
格魯姆湖計劃團隊釋出了新的成果以後,大量的媒體進行了相關報道,加莫夫沙普利還公開接受了採訪,表示他們的研究正在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