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利猜對了。
王浩對於直流反重力特性驗證確實有信心,他預估會有材料符合直流反重力的要求。
這並不是平白的預估,而是根據經驗得出的結論。
到目前為止,直流反重力的研究只使用過兩種高壓混合材料,似乎是和金屬超導材料完全不相關,但還是能夠找到一點兒相關性的。
比如,兩種高壓混合材料都具備交流超導反重力的特性。
這就可以得出個不嚴謹的結論,具備直流反重力特性的材料一定具備交流超導反重力特性。
從一階鐵超導材料的反重力特性的研究中,也可以發現其在達成超導狀態前,是否能夠激發出反重力特性,和金屬化合物的化學鍵存在一定的關係。
在有足夠的資料支撐前,類似的研究是不可能得出結論的,但還是得到一些不嚴謹、對實驗可能有很大幫助的結論。
比如,一階鐵的共價鍵。
化合物原子之間的化學鍵位連結有三種型別,一種是離子鍵,一種是共價鍵,最後一種則是金屬鍵。
離子鍵是透過原子間電子轉移,形成正負離子,由靜電作用形成的。
金屬鍵,則主要出現在金屬中,由自由電子及排列成晶格狀的金屬離子之間的靜電吸引力組合而成。
共價鍵則是兩個或多個原子共同使用它們的外層電子,在理想情況下達到電子飽和的狀態,由此組成比較穩定的化學結構。
共價鍵的本質是原子軌道重疊後,高機率地出現在兩個原子核之間的電子與兩個原子核之間的電性作用。
以反重力特性實驗的資料,再對比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分析,就能夠得出一個結論
一階鐵形成的共價鍵越多,就越有可能在比臨界溫度更高的狀態下,激發出反重力場。
這個結論是非常不嚴謹的。
但是,王浩可以透過‘正確的反饋’,確定含有一階鐵的材料激發反重力場和共價鍵相關。
當然,和反重力特性相關的因素有很多。
共價鍵只是其中之一。
在各種相關因素中,共價鍵的重要性也很難做出判斷,正因為如此,王浩的說辭才是‘可能有一、兩種’。
他對實驗還是非常期待的。
接下來就是不斷的實驗準備,針對每一種材料進行直流反重力特性驗證,都是非常複雜的工作。
直流反重力比交流超導反重力複雜很多。
把交流超導反重力的材料佈局設計難度評分‘100’,那麼直流反重力的相關工作難度就會達到‘300、400’,甚至更多。
實驗準備工作很耗費時間。
在花費了兩個多星期的努力後,他們才對最受期待的FCW031進行了驗證,交流超導反重力實驗中,FCW031激發的反重力場強度達到7%,是幾種材料中數值最高了。
很遺憾。
最後實驗結果表明,FCW031不具備直流反重力特性。
當諸多的資料分析工作結束,王浩確定了結果的那一刻,會議室都傳來失望的音調。
“FCW031不具備直流反重力特性?它可是最被看好的。”
“失敗也正常……”
“但還是很鬱悶,我們做了這麼多工作。”
廖建國就坐在劉雲利身邊,他扭過頭小聲道,“劉教授,現在你怎麼說?實驗失敗了。”
劉雲利掃了一眼王浩,很淡定的回道,“這有什麼大不了,我們要實驗好幾種材料,只是第一種而已。”
“希望吧……”
王浩也同樣很淡定,他宣佈道,“準備下一個實驗吧。”
“我們試一下25號材料(FCW025),這種還有一階鐵、一階鋰的材料很特殊,可能會具備直流反重力特性。”
FCW025含有一階鐵和一階鋰,是一種組成非常複雜的金屬化合物。
同時,FCW025也是幾種材料中,激發出反重力場強度最微弱的,超導狀態也只有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