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實驗,包括反重力研究、強湮滅力場研究,也在好多實驗公開成果上署名。
但一直以來,他都覺得自己沒什麼特別貢獻。因為......
所有都是按照王浩說的去做,他只是實驗的負責人。
僅此而已。
現在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真是想都想不到的事情。
何毅盯著新聞好半天都沒說話。
多年以前,他就只是個普通大學教授,物理實驗室沒有任何名氣可言,好不容易申請個百萬級經費專案,研究也沒有任何成果。
現在物理實驗室已經變成了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成為國際公認的最頂級物理研究中心,掌握了最高階的湮滅力場發生技術。
幾年時間,一路走來,心頭感慨萬千。
何毅不是感嘆不容易,或者是被獎項肯定的激動,而是.....
「獲獎也太容易了吧?」
「我就是按照王院士說的,做做實驗,然後就獲獎了。」
「所以說,人生際遇很重要啊!」
何毅頓時美滋滋的,「跟著王院士,一切聽從指揮,研究成果有了,也獲獎了...."
......
諾貝爾獎的官網,準時公佈了物理學獎獲獎情況。
王浩、何毅、保羅菲爾—瓊斯,憑藉對湮滅力場研究所做的貢獻,一起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
亞格蘭—伯哈德—安德森的表情有些無奈。
他擔任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後,就一直在為評獎的事情煩惱,就像是他對王浩說的,王浩獲獎是眾望所歸。
很多學者都等待著王浩獲獎的訊息。
如果再把獎項頒發給其他人,學者們都會對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公正性產生質疑。
公正,是諾貝爾獎的根基。
如果獎項缺少了公正,被認為評選過程不公平,獎項就會迅速失去影響力。
諾貝爾和平獎就是如此。
亞格蘭—伯哈德—安德森沒有選擇,或者說,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委員會沒有選擇。
但即便是把獎項評給了王浩,委員會的煩惱並沒有結束。
因為,王浩有很多的物理成果,其中夠資格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實在太多了。
湮滅物理方向上,就不知道有多少項。
超導半拓撲理論,讓超導材料技術得到革—命性的進步,毫無疑問是有資格獲獎的。
如果超導半拓撲理論不能獲獎,那麼以後諾貝爾物理學獎再也不能頒發給超導領域的研究。
另外,一階鐵、一階能量波的發現,也絕對有資格拿到獎項。
「或許,也可以把一階鐵、一階能量波等發現,歸在化學獎上?「亞格蘭—伯哈德—安德森仔細思考著,覺得想法非常靠譜,「到時候,就讓化學獎評選委員會頭疼吧!」
這對只能解決一個方向的成果。
安德森還是感到很頭疼,他們選定湮滅力場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涵蓋範圍更大',但也不能解決全部問題。
王浩的成果實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