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階鐵還只是用於科研,但擁有大批次製造能力後,會快速從科研走向市場化,實現大規模的應用。
一階鐵的應用場景太多了。
一些高階材料領域,鐵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一階鐵的物理特性更強,初期就可以用作製造高階合金。
在一階鐵的合金研究方向上,國內擁有很大的優勢,一階鐵只有國內能製造,原材料的優勢會在技術研究上被不斷放大。
國內在很多材料領域之所以弱勢,就是因為和國外不是同一起跑線。
當國內剛剛研究的時候,國外就擁有了佔據市場的成熟技術,某個領域有優勢地位,未來就能在很多應用方向上,佔據市場的主導權。
一階鋰也一樣。
雖然還不確定一階鋰的存在,但鋰元素化合物的電離特性增強,可以說直接就能夠實現應用。
如果大規模的製造磁化鋰材料,即便是價格相對要高出不少,也肯定會佔據很多高階電池市場。
同時,高容量的鋰電池,也可以應用在航空、航天以及軍事等很多領域。
這些都能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21世紀,經濟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領域的發展都要靠經濟基礎支援。比如,軍事。
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很差,軍事發展就會受到嚴重限制,戰爭也根本是打不起的。
總之,經濟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在巨大的經濟以及科研利益面前,科技部門聯合軍—方以及其他機構高層,很快就針對強湮滅力研究做出決定。
他們要組建兩個新的湮滅力場團隊。
一個是專門研究F射線,只屬於軍—方管轄的團隊。
另一個則依靠湮滅力場實驗組的技術支援,製造出新的強湮滅力場發生裝置,專門用於一階鐵以及磁化鋰元素化合物製造。
後者可以組建一個新公司。
這樣湮滅力場實驗組就不得不進行拆分,一些原本的核心成員就被分到了其他的團隊,會作為新團隊的核心人物進行工作。
好多小組組長都被調走了。
王浩倒是對此不太在意,因為研究已經陷入了瓶頸,再想有提升就需要時間慢慢來,要麼就是理論基礎上取得新的突破。
後者,很難,暫時不用想。
前者,走了一些人也無關緊要,最少團隊原本的核心沒有走。
比如,何毅、顏靜、向乾生等人都留了下來。
他們本來就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的研究員,也是西海大學的教授,自然不會被分到其他團隊。這些人足夠了。
同時,也有個好訊息。
科技部門派來了一批新人,都是各機構的頂尖專家學者,他們專門負責研究升階材料,歸屬湮滅力場實驗組附帶的材料檢測中心。
簡單來說,汪輝實驗室的規模擴大了。
針對升階材料的研究,得到了上級部門的有力支援。
.....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
恩波利—庫博、比爾—布萊恩以及尤拉伊—諾沃提尼等人聚在一個辦公室裡,半開會式的討論著下一個裝置的研究問題。
有個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