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其中,他也沒有弄明白成功的原因,連結果都沒想到過。
劉雲利走過去拍了拍薛兵的肩膀,笑說道,「怎麼樣?服了吧?我早就和你說了,你剛來,現在要學的就是相信王浩院士。」
「說實話...」
他說著嘆了口氣,「我也想完全弄懂原理,為什麼實驗會成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但是很難啊!」
「湮滅物理太複雜了。我們只能以結果結合底層邏輯進行思考。但是,實驗物理,一般是以實驗驗證理論,次序顛倒了.....
「知道為什麼嗎?」
薛兵聽到劉雲利的說法,頗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他就是覺得參與研究過程怪怪的,確實是因為'次序顛倒,馬上追問了一句,「為什麼?」
劉雲利指了指自己的腦袋,「智商!」
「如果沒有王浩院士,讓我們以常規方法進行實驗,估計走到這一步需要幾個月、一年?甚至更久!也許研究到一半兒就放棄了。」
「有王浩院士帶領,很快就有了發現,但是我們的頭腦完全跟不上,根本理解不了....」
「所以我才說,聽王浩院士的就好了,像是咱們這種普通人,想跟上王浩院士的節奏...難於上青天啊!」
薛兵聽罷深吸一口氣。
如果換成其他任何一個人,他肯定都完全不能接受,但說的是王浩就感覺理所當然了。
確實啊!那可是王浩院士!
智商趕不上王浩院士,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研究不是發現新的物理現象,卻是一種製造湮滅力場的新技術,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內容。
實驗組的每個人都幹勁十足。
在製造湮滅力場的技術上,最重要的就是材料排列設計,裡面蘊含著與微觀理論相呼應的知識。
之前製造反重力場的技術上,實驗組已經有了一整套的體系。
比如,拿出一種全新的超導材料。
只要同元素組成以及外在性態角度上去分析,實驗組就可以拿出一種巢狀性的方案,最少能發揮材料製造反重力場七成以上的效果。
最高能製造百分之五十的場力,巢狀性的方案就可以製造百分之三十五以上。
現在發現了製造湮滅力場的新技術,甚至是直接知道出弱化的強湮滅力場,原來的體系就失去了作用,很多東西都要從最初始進行分析研究,慢慢一步步的找到規律提升技術,以及所製造的場力強度。
第一次實驗結束以後,實驗組召開了總結會議。
好多人研究對於直接製造出強湮滅力場感到不可思議,他們就談起了原理性的問題,最大的疑問還是'反重力場在哪裡。
之前的技術是製造出反重力場,表層附著著單層強湮滅力場,才能夠聽過力場疊加的方式,製造出真正的強湮滅力場。
現在則是直接製造出強湮滅力場。反重力場呢?
這個問題也只有王浩能解釋了。
他說道,「兩種場地相互依存,反重力效應肯定存在,也許和之前一樣,是附著在表面,太單薄沒有表現出具體性態,也有可能是以其他方式存在。」
「想要的實驗中具體我發現,我們必須增加場力強度。」
王浩說起要加強場力強度,下一步關心的問題卻不是改進設計,而是找到了上級部門要求派駐一個力學研究小組。
他的解釋是,「我們要做基礎研究。」
「這很重要!」
朱華才是國防大學的物理教授,他長期從事基礎力學的研究,領域內還是有不小知
名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