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薛兵並不是質疑研究本身,直流反重力是否行得通,他也沒有詳細的研究過。
他質疑的是流程。
正常來說,準備開啟專案的第一步就是論證可能性,像是牽扯億萬經費的大專案,可能性論證是必須經歷的過程。
王浩直接跳過了這一步。
這讓薛兵感覺有些不太好,當然,他也不否認王浩有資格這麼做,也只是提一下自己的意見而已。
他沒有想到其他人都不這麼看,反倒是對他的質疑不理解,明顯對於王浩所說的充滿了信心。
為什麼呢?
權威?
薛兵還是感覺不能接受。
他確實不理解。
劉雲利、何毅等人,倒是能理解薛兵的不理解,因為他們都經歷過這個過程。
何毅、顏靜等人,是最早跟著王浩一起做研究的。
當時王浩對於復刻荷蘭超導研究組的實驗感興趣,就來到了物理實驗室和何毅等人一起研究。
在最初的實驗論證時,何毅、顏靜等人就提出了不同的
觀點,但還是聽了王浩的設計,才完成了反重力復刻實驗。
後來專案越做越大。
從科學基金會的專案,到反重力技術的研發,再到不斷提升技術,一路走過來,他們都發現王浩總能找到正確的路。
所以到現在,他們會在研究中提出自己的觀點,但不會再質疑王浩的決定,尤其是開啟研究專案的決定,就更加不會質疑了。
劉雲利的心路歷程也很類似。
他最開始給保密部門做研究,代表保密部門加入到反重力實驗,還希望能主導反重力實驗。
不上。
後來震驚於王浩的研究速度,發現自己的團隊怎麼也趕
打不過就加入!
劉雲利就是這麼想的,就乾脆合併一起進行研究,成為了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的軍—方科技代表。
這些人看到薛兵的質疑,就像是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心裡還非常的有感觸。
「總之,聽王院士的就對了!」
「原因?」
「就像是王院士說的,等研究出成果,自然就證明直流反重力的方向是行得通的。」
「你說萬一不成果?」
「沒有萬一!」
「即便像是你的說的,研究不出什麼,試錯或許也很有意義,這也是王院士的事情,和我們無關!」
「也許錯了一次,下次王院士就會多聽意見了?」
「以前我也想過這種事情,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看到…………或許我們可以開個賭盤,就賭這次能不能行?」
「押注吧!」
「我押王院士!」
「我也押王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