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作者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甚至比第一作者還要重要。
這主要是因為,通訊作者往往意味著是專案獲得人、研究小組組長或者是導師。
王浩是海倫和陳蒙檬的導師研究是他指導學生一起完成的。
研究的作者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論文的內容。
實際上,學術領域來說,‘強湮滅力,並不吸引人,給人的感覺就像是超越光速一樣,就只是一個概念性問題而已。
超越的光速會怎麼樣呢?
大
概很多人只是會好奇一下,但並不會非常感興趣,因為人類的科技無法實現超越光速。
當對論文內容深入進行研究的時候,好多學者就發現不對勁了,論文主題內容是論證強湮滅力對於粒子產生的作用。
首先是會讓原子內部產生反應,增大原子內部的作用力,讓電子出現‘奇異反應,。
同時,也會讓原子結構變得更加的穩固,粒子結構變得更加穩固,直接影響就是物質對外性態弱化。
進一步再去進行理解,就發現強湮滅力的論文內容,直接和暗物質問題聯絡在了一起。
曼徹斯特大學物理教授斯波爾森解釋道,「強湮滅力會讓粒子性態弱化,簡單來理解,就是外在表現弱化。」
「比如,當被光照射的時候,吸收的光也會弱化。」
「假設存在一個可以吸收百分之五十光能量的切面。」
「如果組成切面的物質性態弱化,那麼光能量吸收率就達不到百分之五十,可能是百分之四十、三十,等等。」
「換句話說,粒子、物質的外在表現以及一些物理特性減弱了。」
「在天文學上,如果一些星系存在大量的強湮滅力區域,其中的物質性態弱化,它們散射的光譜也同樣會弱化。」
「這就會影響到天文學對於星系質量研究的計算。」
「現在的天文學針對星系質量,都是各種光譜分析手段。當然,我們也不可能直接去測量,所得到的資料只能是組合圖片……」
斯波爾森最後總結道,「強湮滅力作用下粒子性態弱化,替代E了暗物質在天文物理中的作用。」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
一所教學樓的三樓大教室裡,正進行著一堂理論物理的公開課。
萊德利帕森斯是公開課的主講人,他講的就是‘以湮滅理論為基礎構建暗物質,的內容。
現在帕森斯就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學術明星,他擁有大量的崇拜者,好多學生都喜歡來聽他的課,不止是因為帕森斯的成果,他風趣的教學風格也是原因之一。
帕森斯很喜歡開著公開課來宣傳自己的理論。
他很確信一個道理。
針對一個無法被驗證的理論,當相信的人更多的時候,自然就會成為真實的理論。
其實就像是宗教一樣,神靈是否存在不確定,但相信的人多起來,神靈就存在於人們的心中。
如果全世界都相信某個神靈存在,有人說不存在就會成為異教徒。
帕森斯不是一個人講課,他還有一個朋友幫忙,他的朋友也是個重量級人物。
林文基,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國家物理實驗室,反重力研究組負責人。
林文基和帕森斯成為好朋友是因為他們的研究能夠互補。
林文基希望帕森斯能提供理論基礎,來幫助反重力相關的研究。
現在林文基的反重力團隊有了新發現,他也希望帕森斯能夠參與其中,來以湮滅理論對於新的發現做出解釋。
「如果能完成這項研究,我們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林文基很有信心的說道。
帕森斯自然是非常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