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業三區實驗基地,處在遠離城市喧囂的荒山中,汽車開了有兩個多小時,才到了實驗基地前。
有接待人員開啟了車門。
王浩邁步走出了車子,就看到一群人迎面走過來。
走在最前面的是個六十多歲穿著襯衫軍褲的老人,頭髮稍稍有些花白卻顯得精神奕奕。
老人走過來以後,雙手緊緊的握住了王浩的手,滿是熱情的說道,「王院士,可算是把您等來了。」
旁邊人員介紹道,「這是三區負責人趙興利院士。」
王浩點頭笑道,「趙院士,您太客氣了。」
之後旁邊人員有幫忙介紹其他人,站在趙興利旁邊的就是137所主任研究員鄭國鋒。
鄭國鋒對待王浩甚至比趙興利還要熱情,他拉著王浩的手,有些激動的說道,「您可是讓我們的導彈攔截技術大大提升啊!」
王浩知道自己的數學研究,和導彈躲避攔截有關,但他依舊不知道具體情況,就問道,「你們研究出了什麼?」
「變軌噴射器!」鄭國鋒道,「準確的說,是叫導彈反攔截變軌噴射器。」
「我們是根據您提供的數學方案,來實現反攔截的變軌。」鄭國峰說的有些得意,「我們製造出一種變軌噴射器,重量只有十公斤左右,可以加裝在彈頭後方,在距離目標五十公里,也就是導彈最後路徑時,就能起到反攔截作用。」
鄭國鋒說著,就拉著他一起進了實驗基地。
他們邊走邊聊。
趙興利、鄭國鋒和王浩一起走在最前面,其他人則是跟在後面,也不斷的看向王浩,「王浩院士,可真是年輕啊,這次算見到真人了。」
「我一直在新聞上看到,感覺他本人比新聞上年輕,這麼年輕,就已經……」
「那可比不了!」
「王浩院士做的那些數學研究太有價值了,就直接能設計出新裝置啊!」
「那些就只是他的一個小成果,沒看到新聞上說,他最近的研究可是光速,解釋光速降低的問題,根本想都不敢想。」
「我都沒有見過什麼反重力研究,人家的研究可比我們的高階多了……」
前面的趙興利和鄭國峰,一起給王浩好解釋著他們的成果以及馬上進行的實驗。
他們製造出一種可以加裝在導彈上的反攔截變軌噴射器。
這種變軌噴射器加裝在導彈的彈頭後方,也就是導彈的中間部位,和導彈一起共享雷達資料,並擁有獨立的電子系統,還帶著三個爆發式噴氣口,用於臨時噴氣改變彈頭方向。
因為是加裝在彈頭的後方,起作用是在後方的彈身脫離之後,差不多是距離地面五十公里左右。
「這個高度,一般的反導系統無法攔截。」
「比如,國際上知名的愛國者,打擊高度也不會超過五十公里,正常應該是在三十公里左右。」
「變軌噴射器可以共享導彈雷達資料,在檢測有反導彈頭接近,就會有一個噴氣***發,以此來改變方向。」
「後續的十公里則是做路徑修正,但是會存在偏差……」
鄭國鋒說著有點無奈的搖頭,「我們不管是怎麼修正計算方式,路徑都會存在偏差,如果是在三十公里高空攔截,倒是不會影響擊中目標,但偏差還是存在的,會影響到導彈的精度。」
「如果是在十公里高空,可能就會出現問題了,因為導彈旋轉後單個噴氣口的動力,有時候會弱一些,有時候會強一些,路徑修正就沒有那麼準確。」
王浩理解的點頭道,「存在偏差也是正常的,因為其中有些是近似計算,不可能完全保證準確性。」
鄭國鋒的眉頭鬆開一些,頓時有種被肯定的感覺。
因為實驗是在中午一點進行,王浩還是先在實驗基地轉了轉,參觀一下各項設施,還有製造好的裝置。
趙興利發現王浩對於軍事設施很感興趣,還帶著他去了三十公里外,去看了一下正處在待命狀態的防空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