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明初帶著輕鬆的心情走進了評審辦公室。
面對一眾被稱作是「很好說話」的評審,他先是做了一大堆的自我介紹,爽朗大方、充滿自信的表現,也讓評審們對他產生了好感。
但很快,他就輕鬆不起來了。
有句話說的好,術業有專攻,還有一句話說,跨行如隔山,另外,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鍾明初的運氣很不好。
在場的評審並沒有數論領域的院士,進入到對專業領域成果內容說明時,問題自然而然就出現了。
實際上,鍾明初的個人履歷以及研究成果都是非常不錯的,拋開王浩的因素來說,和其他人相比,最少可以稱的上一句「不弱於人」。
他曾經長時間在國外工作,獲得過科爾數論獎以及拉馬努金獎,還被邀請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做工作報告。
在回國工作前,鍾明初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足以擔任國外名校的教授,個人水平和成果是足夠了。
但是,跨行如隔山。
他的研究都是在超大質數分佈領域,包括一些相關的計算方法、篩選方法,也包括數論相關的特性分析等等。
這些說出來最多能讓外行人明白研究內容,具體成果的級別以及影響力,在場的評審們就很難做出準確判斷了。
所以乾脆就有評審直接問道,「你的這個成果比起角谷猜想怎麼樣?」「額,很難說。」
鍾明初給了一個有些尷尬的答案,隨後解釋道,「我的成果主要體現在數學方法上,而不是解決一個數學問題。」
評審互相看了看,又有人繼續問道,「那麼,就談在數論領域的影響力,和王浩教授的梅森素數分佈的影響力相比,怎麼樣?」
「額.....差了一點。」
鍾明初不僅僅是尷尬,他還差點鬱悶到吐血。
王浩的梅森素數分佈研究,影響力可以說是國際級別的,被大量的國際媒體做報道,甚至已經「出了數學圈子」。
他的研究影響力,根本就無法相比。
評審們再次互相看了看,又有人問道,「我記得王浩就是最初的質數研究,和阿廷常數論證有關,這個呢?」
這次鍾明初稍微有點信心,「差不多吧。」他補充了一句,「應該還強一點。」
評審們都明白了。
雖然對於鍾明初研究的詳細情況以及影響力有些不明白,但有了對比就差不多能瞭解了。
坐在中間的評審院士點頭道,「我們知道了,你可以走了。」「啊?」
「你透過了。」
鍾明初帶著鬱悶站了起來,他確實得到了透過的答覆,但學部評審沒有重大問題,肯定都會給透過,他知道自己表現的很不好。
別說是說服所有的評審院士,想爭取到一半兒的票數都不太可能。這就是鍾明初心情沉重的原因。
等走出了評審辦公室以後,他帶著滿身的幽怨坐在了王浩旁邊的位置上。高振明和王浩一起看過來。
王浩問道,「鍾教授,是不是很簡單?」鍾明初都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高振明也看出確實不簡單,他頓時有些擔心起來,但他已經沒有時間了。很快就輪到了高振明。
高振明進去時的心情和鍾明初截然相反,出來時的心情也同樣和鍾明初截然相反。
他們的經歷幾乎是相反的。
高振明最初的擔心有些多餘,因為他的領域和王浩並不重複,而且他被公認為國際頂尖的代數幾何專家。
王浩的研究讓代數幾何的學科地位大大提升,他個人也是直接受益人。
學部評審們問起的專業問題,都和超導半拓撲微觀形態內容有關,高振明在理論上有一定的研究,之前還和王浩談到了相關內容,再談同樣的問題表現自然不一般。
所以他出來的時候感覺也非常好。
這次提問的是鍾明初,他用力咧嘴開口問道,「很難吧?」「難?不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