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林也輕呼一口氣,嘴角露出一抹不屑,“貪婪啊,人類的七宗罪之一。”他早就看透了馬文鈞。
“但是,誰又能過的了金錢這一關呢?”
……
材料科學部的一個工作間。
二十幾個人對著電腦忙碌不停,他們都在分析著合金實驗室,超抗壓合金專案的資料。
實驗資料是非常複雜的,想一一做對比研究,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但是他們必須要這樣做,他們需要確定合金實驗室的資料有問題,確定有問題的資料佔據多大比例,而只憑借少量的資料是無法確定的。
陳建林對於工作估計的沒有錯,只是他沒有想到,審查從第一天就發現了合金實驗室超抗壓合金研究專案的資料問題。
因為,有王浩。
王浩只是稍稍看了資料,就知道基礎資料肯定被修改過,那麼整體資料就可能存在問題。
工作間的分析,需要好幾個小時,甚至可能需要一整天,才能夠得出相對準確的結論。
王浩和彭輝坐在了一邊,審查的工作是材料科學部的事情,他們只是坐在這裡看著就好。
當得知合金材料實驗室專案有問題時,彭輝感覺有些不可思議,“我一直都知道,陳建林肯定沒有認真做這個專案,否則也不可能出現你的那個問題。沒有想到啊,連基礎資料都能夠修改……”
他心裡有很多的感慨。
陳建林是彭輝的老對手了,回想十幾年前,他們連續爭奪過好幾個專案,每一次都是直接的對手。
彭輝嘴裡對陳建林有些看不上,實際上,他心裡覺得自己比不上陳建林,而且也很推崇陳建林,“那個時候,他真是非常優秀。”
“在很多專案上,我比不了,他做的報告、做的研究,非常專業,也不愧是名校出身啊!”
彭輝自己是普通院校畢業,後來參軍輾轉從事合金研發,屬於半路出家的材料專家。
陳建林則是名校出身,八、九十年代名校博士,還有國外留學經歷,想想都很是讓人讚歎。
彭輝連續感嘆了好久,隨後問向王浩道,“你在陳建林那邊工作過,你覺得這個事和誰有關?會是陳建林嗎?還是其他人?”
王浩仔細想了一下,道,“以我的瞭解,問題可能出在陳建林或馬文鈞身上,也有可能兩個人都有問題。”他特別說明了一下,“馬文鈞是專門負責資料分析的研究員。”
彭輝疑惑的問道,“不是有個叫什麼龍的嗎?”
“周曉龍。”
王浩道,“上一次東港大學的公告上說了周曉龍,但是我仔細想了一下,還是覺得有問題,周曉龍這個人我是有點了解的,他不是那種心思深沉的人,而且不管是頭腦啊,能力啊,都很一般。”
“現在是改基礎資料,估計跟周曉龍也沒有關係,他只是負責實驗、負責資料上報。”
彭輝聽著點了點頭。
王浩說著也想起了記憶中東港大學的經歷。
其實他在東港大學的回憶一直很不錯,有熟悉的同學,值得尊敬的老師,從本科到博士畢業總計不到八年時間,大部分就是在學習研究中度過。
直到留校後去了合金實驗室,還是陳建林把他挖過去的。
當時他對陳建林的感官確實很不錯,陳建林屬於那種有人格魅力的人,說起話來感覺讓人相信。
當時他認為單獨從事偏微分方程的研究,短時間很難有成果,也希望自己能夠做出一些成果,就加入了合金材料專案中。
後來,可就是三個月之後了。
這些記憶有美好的,也有不美好的,甚至還想起大學時,暗戀過的一個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