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有興趣的時候,也會去研究一下GIMPS,並利用體系中的計算能力去尋找,但能真正找到梅森素數的傢伙,絕不可能是短時間的運氣好,肯定是花費了很長時間和精力在上面,因為碰運氣的機率太小了,小到比中五百萬還要小的多。
這種聽起來就不是正常人!
王浩想著帕德里克的怪異,也想著對方的建議,倒是覺得帕德里克的想法很不錯,把有效與無關進位演算法用在驗證素數上,確實可能會提升效率。
這還需要仔細的研究一下,尤其放在尋找梅森素數上,有很多的計算都可以簡化。
不然,建立個任務?
想到就做!
【任務二】
【研究專案名稱:新型梅森素數檢驗演算法(難度:A)。】
【靈感值:0。】
【完成A級難度研究,額外獲得教學幣:1000。】
【任務結算,獲得教學幣獎勵。】
……
當王浩正待在飛往西海市的飛機上時,好多人正為他的數學成果忙的焦頭爛額。
前一天,他在報告廳完成證明時,並沒有引起太大的議論,因為只有幾家小媒體釋出了訊息,連做現場採訪的電視媒體,都捂住訊息沒有釋出。
原因很簡單,證明過程沒有被權威機構驗證。
大媒體當然會擔心鬧個‘烏龍’,王浩證明做的倒是十分流暢,但也只有皮特舒爾茲一個人確定證明完善,其他人現場跟不上思路,也無法確定證明是否正確。
一個數學證明的成果,必須有足夠權威的機構認證,才會被認定是有效的,大媒體也是等權威機構發話。
首先發話的是首都大學應用數學學會。
他們是珠城計算機會議的舉辦方之一,當天就組織專家針對王浩的證明做研究,他們還邀請了一名科學院的數學院士。
在完全了全部的研究後,確定證明過程十分完善,首都大學應用數學學會就宣佈,“我們非常確定,王浩有關阿廷常數存在性以及有界性的證明是正確的。”
下一個是科學院數學所,他們也很快拿到了全部的證明,釋出確定證明完善的訊息,只比首都大學應用數學學會晚半個小時。
第三個釋出訊息的機構有些意外,是國際著名的克雷數學研究所,大概是受到了皮特舒爾茲參會的影響,他們對於王浩的證明非常重視,拿到了證明過程後,也馬上進行了驗證。
隨後釋出訊息表示,“克雷數學研究所認可王浩有關阿廷常數存在性以及有界性的證明成果。”
訊息中還帶著一句簡短的評價,“這是一項開創性的研究。素數分佈領域的進展,也許代表著研究素數分佈的意義,或許要高於對特性類別素數的研究。”
素數分佈,和特性類別素數是兩個不同的內容。
前者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黎曼猜想,而後者包含孿生素數猜想、周氏猜想等等。
兩個國內機構、一個國外機構,都發布訊息確定了王浩的證明。
一時間,媒體紛紛釋出了相關報道。
其他媒體注意到訊息,也開始絞盡腦汁的寫報道。
這項工作對於普通記者來說非常艱難。
阿廷猜想的理解難度遠遠趕不上黎曼猜想,但也不像是哥德巴赫猜想、角谷猜想、費爾馬猜想那麼容易理解,主要它涉及到了一個‘原根’的概念。
想要理解原根的概念,對於專業數學系出身的人不算什麼,對於多數新聞系出身的記者就只能抓頭皮了。
但是,寫不出來也要硬寫,因為他們知道這條新聞肯定會非常火爆。
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解析數論領域的成果都屬於國外,哪怕也是華夏人完成的研究,也都是‘華人數學家’,而不是‘國內數學家’。
王浩,可是地地道道的國內數學家,出身東港大學,工作於西海大學,他連留學的履歷都沒有,年紀也只有二十五歲。
二十五歲,就能完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解析數論領域的重要成果,毫無疑問可以歸在‘超級數學天才’行列中。
好多人彷彿已經看到一顆數學天才冉冉升起,他未來肯定會有資格挑戰菲爾茲,也許不出幾年就能拿到這個數學界巔峰的獎項。
這足以讓國內媒體沸騰了!